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61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1 毫秒
21.
本文对含石墨粉的二相流体润滑剂的压粘特性进行了研究。选择两种油样(石墨0.5%、石墨1.0%)在两种温度下(40℃,100℃)进行测试,最高压力100M Pa。结果表明,含石墨的润滑剂仍为牛顿流体,其压粘关系满足Barus方程,油样的粘度大,压粘系数也大,温度高时,压粘系数变小。  相似文献   
22.
利用NDJ-79旋转黏度计和RS150锥板流变仪测试分析纯锂基脂和含纳米微粒锂基脂的流变性。结果表明:含纳米微粒锂基脂的表观黏度随纳米微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加入纳米TiO2后的表观黏度比加入同比例的SiO2的表观黏度要大;纳米微粒含量、皂分含量和温度等因素对含纳米微粒锂基脂表观黏度的影响均显著,并按皂分含量、温度、纳米微粒含量顺序影响依次减弱;纯锂基脂和含纳米微粒锂基脂均存在屈服剪应力,其流变过程表现为塑性流体的特性,流型属于Herschel-Bulkley模型,纳米微粒对流变参数有显著影响,两种脂均存在明显的剪切稀化现象。利用缠结理论和微粒在流场中的取向理论对其流变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3.
TribologicalBehaviourofGCr15SteeltoSi_3N_4CeramicLubricatedbyBiphaseLiguidLubricantsSONGBaoyu;WANGLiqin;QIYulin(宋宝玉),(王黎钦),(齐毓...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介绍的是笔者们研制的激光透射法测油膜厚度试验机,本试验机具有体积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可以进行无级调速,不仅能测量油膜厚度,还可以测量各种滑差下的摩擦系数。利用本试验机测得的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接近,是一种较好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25.
26.
以锂基润滑脂为例,通过 R/S 锥板式流变仪和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其流变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探讨润滑脂流变性能与摩擦磨损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润滑脂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逐渐减小,随锥板间隙的增大逐渐增大,随温度的升高逐渐下降,最后均趋于稳定值。润滑脂的平均摩擦因数和磨斑直径随速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载荷的增大逐渐增大,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润滑脂的流变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随速度、载荷、温度变化的趋势大体一致,表明锂基润滑脂流变性能与其摩擦磨损性能有一定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润滑脂流变性能与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固体粒子分散体系润滑剂对接触疲劳前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固体粒子分散体系润滑剂的粒子大小的不同,提出了赫兹压力下降与滑膜高粘吸附两种物理模型,并分析了两种单分散介质的润滑剂对接触疲劳前期(即裂纹萌生之前)的影响结果,还解释了疲劳试验结果的某些现象。  相似文献   
28.
宋宝玉 《润滑与密封》2016,41(3):145-148
密炼机的润滑密封系统是密炼机的关键部分。以GK45E型密炼机为例,介绍其转子润滑密封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针对润滑密封系统存在的滑动面密封不良、转子轴端润滑油及外泄物增加和耐磨环润滑供应不足引起的高温报警等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和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29.
交流伺服系统及其运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性价比的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设计系统的基本电路和控制软件.同时,结合数字化矢量控制,将NC指令系统内置于控制模块中,成功实现NC指令、机械环和电流环的同周期控制,使控制周期控制在60 μs以内,有效地提高了交流伺服系统的响应频率和运动控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动态性能和静态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30.
新型绝对式磁栅位移传感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吸取磁栅位移传感器的优点并避免精度和分辨率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磁栅位移传感器,磁头由线性霍尔元件阵列组成,磁栅由永磁体阵列构成。为提高原始电压信号的质量,采用三相六元件的信号发生方案,通过差分处理滤除了由于装配偏差和零点漂移带来的信号误差,并对磁栅信号发生装置结构进行了ANSYS有限元电磁场分析,依据磁场分析的结果选择磁头安装间隙。在磁栅绝对位移实现方面,采用两排磁钢的方法,一排编码,记录磁头所在的周期;一排用来记录每个正弦周期的相对位移。相对位移选择了基于查表方式的信号处理算法,降低了处理芯片的运算量,并通过对高性能的16位嵌入式单片机dsPIC33FJ64MC706的开发实现了此算法。简化了信号处理硬件的外围电路,满足了磁栅小型化的设计要求,而且实现了磁栅高速的运算能力和实时的信号处理功能,提高了磁栅的分辨率和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