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机械仪表   18篇
轻工业   11篇
无线电   89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蛋白酶水解啤酒糟蛋白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蛋白酶水解啤酒糟蛋白的动力学性质,采用pH-stat法,以蛋白酶对啤酒糟中提取的蛋白进行水解处理.探讨了底物浓度[S]、酶与底物浓度比[E]/[S]和反应时间t对产物水解度DH的影响.建立了[S]及t同DH间的数学模型.通过不同底物浓度加碱量随水解时间的变化速度,测定出蛋白酶水解啤酒糟蛋白的K_m值.  相似文献   
122.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组装技术的新型光敏材料作为FLC的取向层的新方案,它为在分子尺寸上研究和控制FLC与固态基板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光敏材料是通过共价键作用与基板相连接的.线性偏振紫外光的辐照后,即得到了光学各向异性的自组装膜;以该膜作为取向膜能够很好地取向FLC,且所制备的器件的静态对比度可以达到350.其效果已经可以与传统的摩擦聚酰亚胺类薄膜相媲美.  相似文献   
123.
摩擦强度对取向膜表面液晶取向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红外二向色性吸收实验,定量分析了不同摩擦强度的取向处理后取向膜表面的液晶分子取向度。实验结果表明,取向膜表面的液晶分子取向度随摩擦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后达到饱和。取向膜表面的液晶分子取向度饱和值仍低于体内部,大约为体内部的1/2。液晶界面层的厚度不随摩擦强度变化,均为7nm左右,此值具有分子相干长度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24.
光敏小分子单体链聚合诱导液晶分子排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两端带有碳碳双键,尺寸与液晶分子相近的刚性小分子单体在线偏振紫外光照射下聚合,形成的聚合物膜能够诱导液晶分子均匀取向。对不同光照时间的紫外吸收光谱谱图比较发现,该取向材料具有较好的光敏性。利用偏振红外光谱测定了取向膜表面的二向色性,并且测得膜表面有序度为0.088。以晶体旋转法测定该取向膜制成的液晶器件,测得预倾角的大小为0.8。  相似文献   
125.
光散射液晶偏振片电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沿面均匀取向的正性向列液晶被聚合物网络稳定后具有电场可调的光散射各向异性,即起偏特性。研究了聚合物单体与向列液晶以不同浓度配比条件下制成的偏振片电光特性,得到低压驱动的、且与常规偏振片结合具有高对比度开关能力、快速响应的光阀器件。  相似文献   
126.
为了克服自适应光学系统中倾斜镜的迟滞响应,提高响应的线性度,改善倾斜镜的控制精度,研究了倾斜镜的迟滞非线性效应。提出了一个基于频率相关的Mutified-Prandtl-Ishlinskii(MPI)模型的补偿方法来在线自适应逆补偿倾斜镜的迟滞非线性。结合反馈PID控制构成了自适应逆前馈复合控制方案,其中自适应逆前馈克服了由于频率等因素引起的迟滞曲线变化,反馈PID则改善了整体的控制性能。建立了倾斜镜二阶系统模型来估计倾斜镜系统的输出,解决了MPI模型参考信号的问题,避免了增加额外前馈传感器,保证了光能量的利用率。实验结果表明,倾斜镜系统15 Hz非线性迟滞率由原来的24.28%降为1.17%,线性度提高了约95%,控制精度较传统PID方法提高了约60%。该方法能够有效补偿倾斜镜的迟滞非线性,提高了自适应光学系统中倾斜镜的校正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