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7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2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3篇 |
综合类 | 56篇 |
化学工业 | 45篇 |
金属工艺 | 9篇 |
机械仪表 | 48篇 |
建筑科学 | 64篇 |
矿业工程 | 21篇 |
能源动力 | 41篇 |
轻工业 | 39篇 |
水利工程 | 16篇 |
石油天然气 | 12篇 |
武器工业 | 4篇 |
无线电 | 5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1篇 |
冶金工业 | 16篇 |
原子能技术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1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4篇 |
1974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对高维数据进行建模是Takagi-Sugeno(T-S)模糊系统建模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特征选择与组稀疏编码相结合的模糊系统建模新方法WOMP-GS-FIS。首先,运用一种新型的加权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对原始样本进行特征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取出模糊规则前件并产生模糊系统字典;然后,基于组稀疏正则化构造关于后件参数的组稀疏优化问题,在优化问题求解的同时得到重要的模糊规则。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模型泛化性能的前提下,该方法不仅能对所获得的模糊规则结构进行精简还可以进一步减少模糊规则数,进而解决高维数据环境下模糊规则可解释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应对第三代红外焦平面技术挑战的HgCdTe分子束外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围绕第三代红外焦平面的需求所进行的HgCdTe分子束外延的一些研究结果.75mm HgCdTe薄膜材料的组分均匀性良好,80K下截止波长偏差为0.1μm.对所观察到的HgCdTe表面缺陷成核机制进行了分析讨论,获得的75mm HgCdTe材料平均表面缺陷密度低于300cm-2.研究发现As的表面黏附系数很低,对生长温度十分敏感,在170℃下约为1×10-4.计算表明,As在HgCdTe中的激活能为19.5meV,且随(Na∑Nd)1/3的增大呈线性下降关系,反比系数为3.1×10-5meV·cm.实验发现Hg饱和蒸汽压下,对应不同的温度240,380,440℃,As在HgCdTe中的扩散系数分别为(1.0±0.9)×10-16,(8±3)×10-15,(1.5±0.9)×10-13cm2/s.采用分子束外延生长的HgCdTe材料已用于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件的研制,文中报道了一些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据模板匹配算法的FBG冲击定位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光纤Bragg光栅(FBG)构建传感网络,结合其频谱特性和数据模板匹配处理方法,对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板低速冲击区域定位进行了研究。对同一测点进行等能量两次冲击,结果表明,同一测点的两次冲击信号幅频特性之间具有高度相似度。改变冲击位置,观测冲击位置与信号特征之间的关系。依据冲击信号幅频特性,构建低速冲击数据模板库。采用数据模板匹配算法,寻找最大相似度,实现冲击位置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在500mm×500mm×2mm的CFRP板上对任意10个待测点进行低速冲击试验,均实现了准确定位,区域定位精度为80mm×80mm。研究结果为CFRP板的冲击定位检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坐标下降(Coordinate Descent, CD)方法是求解大规模数据分类问题的有效方法,具有简单操作流程和快速收敛速率。为了提高罗杰斯特回归分类器(Logistic Regression Classifier, LRC)的泛化性能,受v-软间隔支持向量机的启发,该文提出一种v-软间隔罗杰斯特回归分类机(v-Soft Margin Logistic Regression Classifier, v-SMLRC),证明了v-SMLRC对偶为一等式约束对偶坐标下降CDdual并由此提出了适合于大规模数据的v-SMLRC-CDdual。所提出的v-SMLRC-CDdual既能最大化类间间隔,又能有效提高LRC的泛化性能。大规模文本数据集实验表明,v-SMLRC-CDdual分类性能优于或等同于相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实现多孔MgO晶体的可控制备。【方法】以菱镁矿为镁源,采用水化碳化-低温水溶液法,热解Mg(HCO3)2溶液合成平均直径为10.0μm、平均长度为50.0μm的多孔棒状碱式碳酸镁(4MgCO3·Mg(OH)2·4H2O);通过焙烧法制备多孔MgO晶体,分别探讨焙烧温度、时间对前驱体4MgCO3·Mg(OH)2·4H2O分解率、 MgO物相组成和形貌的影响,探究4MgCO3·Mg(OH)2·4H2O热分解机制。【结果】在焙烧温度为700℃、时间为3.0 h时,制得平均直径为20.0μm、平均长度为50.0μm、比表面积为76.12 m2/g的介孔棒状MgO晶体;在4MgCO3·Mg(OH)2·4H2O分解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结晶水失去,—OH的分离和C—...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丹参非传统药用部位花的制茶工艺,以及不同加工条件下丹参花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和感官评价。方法:于盛花期采摘紫花丹参花蕾和开放初花,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不同制茶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制得花茶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总多酚、氨基酸以及总黄酮含量,进一步采用HPLC法检测丹参花茶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参素的含量,并进行了相应的方法学考察。结果:丹参花茶中含有较高的总多酚,具体成分以迷迭香酸为主,含有少量的游离氨基酸、黄酮、多糖以及微量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结论:采摘丹参花蕾利用微波杀青、微波干燥,可以保留较多活性成分,同时具有较好的外观和口感。 相似文献
19.
为找到一种具有胃保护作用的天然载体,通过胃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使大豆分离蛋白改性,建立稳定的酶解大豆分离蛋白-磷脂复合乳液体系。通过显微观察、粒径及电位测定、乳液乳化活性指数、乳化稳定性指数和乳层析指数计算,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确定pH 2.0和pH 7.0时的酶解大豆分离蛋白-磷脂复合乳液的最适配比。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酶解120 min后酶解完全;随着酶解大豆分离蛋白质量浓度的增加,酶解大豆分离蛋白-磷脂复合乳液的稳定性先增加后不变;当磷脂添加量在0.001 0 g/mL时,酶解大豆分离蛋白-磷脂复合乳液的稳定性最大;随着油相体积分数的增加,酶解大豆分离蛋白-磷脂复合乳液的稳定性先增加后不变;正交试验得到,pH 2.0条件下酶解大豆分离蛋白质量浓度0.020 0 g/mL、磷脂添加量0.000 5 g/mL、油相体积分数10%时,酶解大豆分离蛋白-磷脂复合乳液在pH 2.0时最稳定。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不同氧气含量和光照条件下薏仁米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脂肪酸值、过氧化值、丙二醛、脂肪酶活动度及电导率等指标的变化对薏仁米脂肪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肪酸值、过氧化值、丙二醛、电导率能灵敏体现薏仁米不同储藏时间、氧气含量和光照条件下的脂肪氧化。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到180 d时,虽然氧气含量低或未检出,脂肪酸值、过氧化值、丙二醛、电导率与初始值比增加了113.6%、103.62%、6.32%和18.91%,在一定的氧气含量下,各指标比氧气含量低或未检出样增加了14.86%、52.34%、52.92%和24.07%;在避光下,薏仁米储藏180d时脂肪酸值、过氧化值、丙二醛和电导率分别增加了84.85%、132.33%、31.34%和12.95%;受光照条件的影响,这四项指标比避光下分别增加了28.24%、38.72%、27.53%和5.09%。氧气含量低或未检出及避光下不能避免薏仁米储藏的脂肪氧化,氧气含量与光照强度加速薏仁米储藏中的脂肪氧化,在放脱氧剂的条件下,抽真空、充CO_2或N_2和避光能减缓薏仁米中脂肪氧化的速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