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建模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磁致伸缩材料具有很强的非线性耦合特性、磁滞特性和复杂动态特性。因此,建立能够准确描述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工作状态的模型成为关键问题。综述棒型超磁致伸缩材料在多场耦合特性、磁滞特性建模研究状况以及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动力学建模研究状况,分析当前所建立多种模型的优缺点,并展望建模工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带式输送机断带、飞车制动保护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聂聪  崔旭 《煤矿现代化》2002,(6):27-27,34
1问题的提出 带式输送机是煤矿井下运输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胶带各点的受力不均匀,辊桶转动不灵活等原因,胶带易发生跑偏、打滑等故障.这些故障都会引发胶带的损坏和断裂.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超磁致伸缩棒内部平均磁场计算方法,结合动态J-A模型以及线圈阻抗公式得到了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能耗特性。分析了超磁致伸缩棒能耗、线圈能耗以及超磁致伸缩致动器总能耗随频率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超磁致伸缩棒以及线圈能耗均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而且超磁致伸缩棒能耗占超磁致伸缩致动器总能耗的比例会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计算了油冷条件下超磁致伸缩棒的表面温度,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证明了能耗模型的正确性。分析过程及方法为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设计和控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是探讨机械激活法在低温制备钛酸铝粉体中的应用可能性。采用行星球磨方式对刚玉和锐钛矿型二氧化钛混合粉体进行机械激活处理,并在1100—1300℃温度范围内进行短时热处理制备了纯度高、颗粒细小均匀的钛酸铝陶瓷粉体。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能球磨机械激活处理,可提高粉体反应活性,降低周相反应法制备钛酸铝陶瓷的合成温度。球磨60小时的混合粉体在1300℃烧结钛酸铝的转变率可达98%。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预计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容槽件的冲压工艺性,介绍了其级进模总体设计结构和排样方案。实践证明:模具结构可靠,能保证产品质量,对此类零件的级进模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受到陀螺效应、动框架效应等影响后产生的磁力非线性问题是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MSCMG)高速转子位置精度下降的主要因素。为解决以上问题,提高转子位置精度,本文分析了转子所受磁力的特性,建立了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提出了神经网络滑模控制方法。设计滑模控制律,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逼近控制律中的非线性模型,自适应算法根据误差在线调整神经网络的权值,同时可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的转子位置精度达到99%,稳态误差为0.000 2 mm。神经网络滑模控制可以实现MSCMG转子系统的高精度位置控制。  相似文献   
18.
以空气压缩机为研究对象,基于虚拟现实工具软件EON Studio 5.0,对空气压缩机虚拟拆装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三维建模、人机交互、全景漫游及虚拟装拆等进行了研究,为建立空气压缩机虚拟维修训练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研究短切纤维作为增强剂对复合材料焊接界面的强化效果。以不锈钢网作为加热体,利用脉冲电阻焊接技术连接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酰亚胺(GF/PEI)层合板。对芳纶纤维(AF)、玻璃纤维(GF)、碳纤维(CF)作为增强剂的焊件分别进行单搭接剪切实验,以评估焊接头的强度。结果表明,纤维通过与不锈钢网加热体共同承担焊接头的力学性能来实现焊接界面强化。断口分析显示,在纤维的增强作用下,焊接初期主要失效模式均为纤维和基体剥离;焊件强度达到最佳时,失效模式转变为不锈钢网加热体和纤维同时撕裂。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几种不同的组件布置形式,根据屋顶的不同朝向,利用Sketchup软件进行模拟布置,采用度电成本的方法进行分析,推导出了不同朝向、不同安装倾斜角度的度电成本的变化曲线,并且得出最佳布置形式及倾斜角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