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8篇 |
免费 | 32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篇 |
综合类 | 11篇 |
化学工业 | 16篇 |
金属工艺 | 16篇 |
机械仪表 | 10篇 |
建筑科学 | 6篇 |
矿业工程 | 6篇 |
能源动力 | 3篇 |
轻工业 | 76篇 |
水利工程 | 6篇 |
石油天然气 | 37篇 |
无线电 | 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篇 |
冶金工业 | 6篇 |
原子能技术 | 15篇 |
自动化技术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6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63.
64.
L—异亮氨酸的发酵条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黄色短杆菌ATCC14067出发,选育获得一株L-异亮氨酸高产菌ZQ-4。试验结果证明,生物素是ZQ-4菌株唯一必需生长因子,生物素或玉米浆用量分为50μg/L和20mL/L时可得到较高的产酸率。为了获得较高的L-异亮氨酸积累量,培养基中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40g/L,硫酸铵用量为40g/L时较为适宜;以适当的摇瓶装液量改善通风状况可明显提高产酸率。在适宜的发酵条件下,ZQ-4经摇瓶发酵培养3d, 相似文献
65.
66.
通过逐级传代驯化的方式,逐步提高菌体的耐高温性能。经过多次驯化,获得一株耐高温菌株,并且在发酵过程中最大菌浓、产酸率、糖酸转化率均有提高。在此基础上,又对该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首先对发酵温度进行了优化,发现最适发酵温度为36℃。然后又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找出影响发酵最大的三个因素:玉米浆、葡萄糖和磷酸氢二钾。最后又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实验,得到三个重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浓度为葡萄糖161.98g/L,玉米浆3.64g/L,磷酸氢二钾1.51g/L。在此培养条件下,用7L罐发酵,最终产酸达114.2g/L,糖酸转化率达61.4%。 相似文献
67.
68.
69.
以栖糖蜜棒杆菌(Corynedacterium melassecola)ATCC17965为出发菌株。根据代谢控制发酵原理。经硫酸二乙酯和60^Co诱变处理。定向选育出一株L-异亮氨酸产生菌131-5(SG^r+LeuME^r+Leu+AHV^r+Suc^g+Eth^r)。在培养基未经优化的情况下产L-异亮氨酸14-15g/L.同时,考察了培养基及发酵每件对茼株产酸的影响,在优化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下积累L-异亮氨酸19.2g/L.最高时可迭21.3g/L. 相似文献
70.
金属离子及添加表面活性剂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和表面活性剂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利用Design Expert 7.0软件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最适合谷氨酸合成的金属离子浓度以及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时机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研究表明,发酵培养基中金属离子Mg2+浓度为0.204g/L,K+浓度为1.003g/L,最适宜于谷氨酸棒杆菌合成谷氨酸,提高发酵水平,并且在发酵过程中OD为0.40时,添加0.2g/L的Tween-80可以增加谷氨酸的产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