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28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30篇
金属工艺   31篇
机械仪表   39篇
建筑科学   38篇
矿业工程   39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28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3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分层分布式监控在泵站自动化工程中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分层分布式自动化监控系统在某泵站自动化工程中的应用。该系统的良好运行强化了工程调度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工程安全运行,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42.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来源于转炉出钢脱氧过程,国内某钢厂生产Q195热轧带钢采用硅-锰预脱氧和铝终脱氧,钢液中预脱氧产物主要为SiO2和MnO,在吹氩过程由于铝元素的终脱氧,夹杂物中Al2O3含量逐渐升高,SiO2含量逐渐降低,MnO含量几乎不变,使用FactSage软件通过理论计算解释了夹杂物成分演变规律。同时利用FactSage软件计算了Q195带钢Al、Si、Mn单独脱氧曲线以及Al-Si、Al-Mn和Si-Mn复合脱氧曲线,并与纯铁液脱氧曲线进行了对比,实际钢液脱氧曲线与纯铁液脱氧曲线有较大区别,各种元素间相互耦合作用,共同决定了某一元素的脱氧能力。  相似文献   
343.
针对可重构智能表面(RIS)辅助的毫米波通信中信道状态信息难以获取问题,该文给RIS的部分器件配备射频链,以分开估计基站(BS)/用户(UE)到RIS之间的信道。根据该结构,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解耦原子范数最小化(ANM)方法将信道的离开角和到达角的2维角度估计问题转化为两个1维的角度估计的半正定规划(SDP)问题;其次,利用交替方向乘子算法(ADMM)对该SDP问题进行求解,采用动量梯度下降法对信道矩阵参数进行更新以避免矩阵求逆运算,并通过对迭代步长和信道矩阵参数的联合优化以获得更加精准的信道估计值;最后利用信号的2维角度和信道矩阵参数得到路径增益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达到了优良的信道估计性能,且在确保信道估计性能的系统参数设置下,该算法的复杂度较低。  相似文献   
344.
广东省小型水库数量众多、分散、管理难度大的特点给水利部门的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而水库大坝现场巡查是大坝安全管理不可或缺、极为重要的环节。基于移动互联网和GIS技术,结合"一个登录门户,分级权限管理"的设计思想,以信息采集层、网络传输层、资源共享层、综合业务应用层的架构设计小型水库大坝安全巡查系统,分别介绍系统中的采用Java EE开发的水库大坝巡查管理平台,以及基于Android/iOS的移动巡查终端的业务流程、功能实现等内容。该系统能够明确水库大坝的巡查部位、频次和路线,规范巡查行为,进一步提升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标准化、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345.
4-1型柔索驱动并联机器人性能优越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但评价并保证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稳定性任务艰巨。为此,对4-1型柔索驱动并联机器人的稳定性度量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融合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位置和约束力影响因子的稳定性度量方法及其指标;建立4-1型柔索驱动并联机器人稳定性灵敏度分析模型,探索并分析末端执行器位置和柔索驱动力等因素对机器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提出采用关联度研究和分析末端执行器位置及柔索驱动力等参数对机器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以4索驱动拣矸机器人为例,对所建立的稳定性度量模型及其敏感度分析模型进行仿真研究,得出了能够保证拣矸机器人末端抓斗满足预定稳定性要求的位置点集。稳定性敏感度研究结果表明:拣矸机器人稳定性对驱动力影响因素的敏感度较大,关联度为0.9387~0.9647;其次为位置影响因素,关联度为0.5439~0.7743。  相似文献   
346.
研究了频谱受调制的修正圆Airy光束(MCAB)在单轴晶体中沿光轴的传播特性。与其他光束一样,左旋圆偏振(LHCP)的MCAB沿单轴晶体光轴传播时会激发拓扑电荷数为2的涡旋右旋圆偏振(RHCP)分量。MCAB在晶体传播时,LHCP分量和RHCP分量都会出现“突然自聚焦效应”,不带涡旋的LHCP分量在焦点附近形成实心光束,而RHCP分量由于具有涡旋相位而在焦点附近形成空心光束。单轴晶体的各向异性导致LHCP分量比涡旋RHCP分量更早出现最大光强。选择合适的频谱调制参数,MCAB的“突然自聚焦效应”强度约为普通圆Airy光束(CAB)的3.4倍;在晶体长度为10 cm的情况下,不带涡旋的LHCP分量转化为涡旋RHCP分量的效率可达43.28%,比普通CAB高约10%。  相似文献   
347.
为了提高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效率和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优选小波包能量(wavelet packet energy,简称WPE)联合自适应无速度项粒子群优化前馈神经网络(adaptive no velocity ter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简称ANVTPSO-BPNN)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分析对轴承振动信号进行消噪,并通过小波包分解提取能量特征,对基函数和分解层数进行优选;其次,采用自适应方式调节PSO算法的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并对标准PSO算法舍弃速度项以避免粒子初始速度对算法收敛速度和求解精度的影响;最后,针对某滚动轴承的实测数据,完成了5种不同策略的BPNN算法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迭代步数只有273步,诊断精度达到99%,较消噪前后的BPNN及消噪后的2种PSO-BPNN,具有更高的诊断效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348.
柔索驱动并联机器人具有运动速度快、工作空间大以及动态承载能力强等优点而被用于煤矸石的快速精准分拣。然而,由于柔索的柔性和单向受力特性,在运动过程中柔索必须时刻保持张紧,使得柔索驱动拣矸机器人的精准分拣控制面临着巨大挑战。同时,拣矸置矸过程所导致的动态冲击和动力学参数的不确定、以及外界干扰等因素势必会影响拣矸机器人末端抓斗的运动精度,甚至导致目标矸石的抓取工作失败。因此,提出了一种能够保障拣矸机器人末端抓斗运动精度的鲁棒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以克服拣矸置矸过程所产生的动力学参数扰动和外界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稳定性。并通过空间螺旋轨迹和实用的分拣轨迹对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末端抓斗对预定运动轨迹的跟踪效果良好,最大位置跟踪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10-2 m和8.986 7×10-4 m;柔索驱动力光滑连续且满足柔索驱动力约束条件。证明了文中鲁棒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对柔索驱动拣矸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有效且可靠。研究能够为柔索驱动拣矸机器人的进一步应用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49.
针对传统超声在检测长达十余米的方钻杆时效率极端低下的问题,提出基于超声导波的方钻杆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半解析有限元方法,求解方钻杆结构的频散方程并绘制频散曲线,选择群速度值最大、曲线比较平坦、频率范围为70 kHz~130 kHz的L(0,2)作为方钻杆的检测模态;其次,优化选取中心频率为100 kHz的L(0,2)模态作为激励信号,以尺寸为25 mm×5 mm×0.5 mm的环形压电晶片阵列作为传感器,提高L(0,2)模态在100 kHz的信噪比;最后,基于仿真和实验方法,采用L(0,2)模态导波对方钻杆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L(0,2)超声导波能够有效检测整根方钻杆面上和棱上的圆孔及槽型缺陷,提高了检测效率,为方钻杆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50.
针对碎渣工艺中仅一个端面可随侧壁转动的短滚筒体系,采用离散单元法模拟研究了滚筒轴径比和转动速度对颗粒物料轴向流动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系统内形成了显著的轴向对流结构:物料层顶部处颗粒物料会朝向滚筒固定端面一侧运动,而物料层趾部区域颗粒则朝向滚筒转动端面一侧运动。低转速条件下,沿物料自由表面由顶部到趾部,颗粒轴向速度呈非对称分布,顶部区域颗粒轴向速度绝对值显著小于趾部区域颗粒轴向速度绝对值;两部分区域颗粒轴向速度绝对值分别在y/R=±0.725处达到极大值,且轴向速度为0的位置并不出现在切向的中间位置。改变滚筒的轴长对这种非对称分布的影响近似可忽略,但是增大滚筒转速会增大颗粒轴向运动速度并逐步减弱这种非对称性。改变滚筒转速,对物料顶部区域颗粒的轴向流动的影响要大于对趾部区域颗粒轴向流动的影响。当滚筒轴径比达到1.2后,滚筒转动端面对物料轴向流动的影响区域不会随滚筒转速的增大而呈现显著变化。这些结果为实际滚筒碎渣工艺的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