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29篇 |
免费 | 147篇 |
国内免费 | 9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17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155篇 |
化学工业 | 197篇 |
金属工艺 | 113篇 |
机械仪表 | 126篇 |
建筑科学 | 258篇 |
矿业工程 | 75篇 |
能源动力 | 63篇 |
轻工业 | 320篇 |
水利工程 | 106篇 |
石油天然气 | 52篇 |
武器工业 | 12篇 |
无线电 | 29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69篇 |
冶金工业 | 71篇 |
原子能技术 | 11篇 |
自动化技术 | 2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93篇 |
2022年 | 110篇 |
2021年 | 139篇 |
2020年 | 99篇 |
2019年 | 86篇 |
2018年 | 93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62篇 |
2014年 | 141篇 |
2013年 | 95篇 |
2012年 | 115篇 |
2011年 | 130篇 |
2010年 | 129篇 |
2009年 | 102篇 |
2008年 | 124篇 |
2007年 | 118篇 |
2006年 | 109篇 |
2005年 | 82篇 |
2004年 | 75篇 |
2003年 | 50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针对等离子喷涂陶瓷涂层中存在孔隙而使其耐蚀性能下降的问题,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氧化硅溶胶和氧化铝溶胶,并用这两种溶胶对等离子喷涂陶瓷涂层进行封孔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孔隙率测试及耐腐蚀实验对封孔处理后的涂层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氧化硅和氧化铝溶胶均对陶瓷涂层起到了一定的防护性能,从而提高了其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83.
84.
85.
针对立式带钢连续退火炉内辐射管加热过程带钢温度均匀性问题,建立了W型辐射管管内流动、燃烧和管内外换热的耦合模型以及带钢内部非稳态导热模型,模拟研究了辐射管表面温度分布对带钢温度均匀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带钢升温过程中,其宽度方向温度呈凹状分布,这与辐射管两端温度偏高和炉墙的辐射绝热作用有关,该温差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宽度1200 mm的带钢在加热中段时最大温差可达13.6℃;带宽方向温差随着带宽的增大先缓慢增大后快速降低;带宽较小时,带宽方向温差随着功率的增加而增大,带宽较大时则相反。带宽接近辐射管长度时,带宽方向温差最小,可降至5℃以内;加热前期,辐射管表面温度最不均匀,加热中期,带宽方向温差最大。 相似文献
86.
87.
88.
采用静态高压釜腐蚀试验研究了在Zr-1Nb锆合金基础上添加Cu的Zr-1Nb-xCu(x=0~0.5,质量分数,%)合金在400℃/10.3 MPa过热蒸汽中的耐腐蚀性能,用TEM和SEM分别观察了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氧化膜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当Zr-1Nb合金中添加的Cu含量不超过0.2%时,大部分Cu都固溶在α-Zr中,合金中析出的第二相主要为尺寸细小的β-Nb,这时合金在400℃/10.3 MPa过热蒸汽中的耐腐蚀性能会随着合金中Cu含量的增加而得到明显的提高;当Zr-1Nb合金中添加的Cu含量超过0.2%时,合金中析出了Zr2Cu型第二相,且析出的Zr2Cu型第二相会随着Cu含量的增加而数量增多,尺寸增大。在Zr-1Nb-0.35Cu合金中,析出了适量的Zr2Cu型第二相,这对改善合金在400℃/10.3MPa过热蒸汽中的耐腐蚀性是有利的;但是在Zr-1Nb-0.5Cu合金中,由于析出了数量较多且尺寸较大的Zr2Cu型第二相,在400℃过热蒸汽中腐蚀时将诱发疖状腐蚀,对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89.
90.
研究了Sn-20Bi-0.7Cu-xAg焊料凝固和时效过程中的物相生长动力学。通过实验和数值分析相结合分析了Ag含量和时效条件对界面结构和生长的影响,实验中对Sn-20Bi-0.7Cu分别添加了质量分数0.1%、0.4%、0.7%、1.0%、1.5%的Ag。为验证焊接接头的服役可靠性,在85℃和85%的湿度条件下,将接头放置0、10、30、50、100、200和500 h。采用扫描电镜等设备分析时效过程中界面化合物的形貌、厚度和分布,分析了β-Sn的形核界面和取向。结果表明,焊料中Ag含量的增加可以抑制界面Cu6Sn5层的生长,等温时效期间金属间化合物(Cu6Sn5+Cu3Sn)的生长为扩散控制机制。焊接时形成的扇贝状表面在时效时消失,这表明在垂直于界面方向上的生长机制变为稳定性增长,说明Ag3Sn有效降低了Cu6Sn5的生长动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