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4篇
电工技术   28篇
综合类   36篇
化学工业   114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41篇
建筑科学   47篇
矿业工程   24篇
能源动力   29篇
轻工业   104篇
水利工程   24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3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8篇
冶金工业   26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7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张雨 《机械制造》2003,41(2):33-34
Ⅱ 影响法向侧隙的因素 齿轮副的法向侧隙jn是齿轮副在工作齿面接触时,非工作齿面之间的最小距离。齿轮设计中,其侧隙主要靠齿厚极限偏差和中心距极限偏差来保证。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规定了齿厚极限偏差的数值由小到大,依次为C,D……S等14种字母代号来表示,每种代号所表示的齿厚偏差值以周节极限偏差.fpt的倍数计算,设计时可根据齿轮副的工作情况来选择,由齿厚极限上偏差Ess、下偏差Esi或公法线平均长度上偏差Ews、下偏差Ewi两种代号组成。 由于齿轮的齿厚公差、中心距公差、加工和安装  相似文献   
72.
为了获得未知楔体的参数,建立了遗传算法和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结合的反演模型。仿真得到不同角度、密度、杨氏模量下楔体导波的频散曲线。采用反对称第一阶模态相速度数据作为遗传BP神经网络反演模型的输入变量;利用遗传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获得优化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并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最后将实测的楔体一阶模态相速度代入训练好的网络进行参数反演。结果表明,通过该反演模型可同时反演出楔体的角度、密度、杨氏模量,并且较单一BP神经网络具有收敛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73.
74.
蜂窝金属及其夹芯结构是一种物理功能与结构一体化的新型轻质高强结构,广泛应用于结构轻量化与碰撞冲击防护领域。采用ABAQUS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蜂窝金属夹芯板(honeycomb sandwich panel,HSP)结构动态冲击数值仿真模型,数值仿真计算结果与文献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数值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重复冲击载荷作用下蜂窝金属夹芯板结构动态响应研究,得到了重复冲击力时程曲线、动态变形时程曲线、冲击力位移曲线以及最终挠度,分析了冲击能量、蜂窝壁厚以及上、下面板厚度分配对蜂窝金属夹芯板结构重复冲击动态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重复冲击载荷作用下蜂窝金属夹芯板结构上、下面板弯曲变形以及蜂窝芯层压缩变形逐渐积累,蜂窝芯层薄壁结构逐渐达到密实化,结构抗弯刚度逐渐上升,变形增量逐渐减小,结构整体能量吸收率下降。通过调节蜂窝壁厚和上、下面板厚度分配可以显著调节蜂窝金属夹芯板结构重复冲击动态响应与能量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75.
本文针对智能窗帘控制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要求, 在传统PID调节的基础上, 设计了一种用于智能窗帘系统自动锁光的双模糊控制算法, 通过对直流电机输入电压和输出转速的双重模糊控制, 系统能够依据室内光照强度自动、稳定、快速的控制窗帘开合, 进而完成室内光照强度的精准调节, 实现智能窗帘系统的锁光控制. 通过Matlab中的Simulink和模糊控制器模块建立该系统的数学模型, 以验证双模糊控制算法的可行性. 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可依据区域光照条件的改变实时调整电机的转速与转向, 具有调节时间短、灵敏度高、精确度高等特点, 能够完成通过窗帘调节室内光照强度的最佳控制.  相似文献   
76.
针对采掘装备设计存在过于依靠经验、人工计算偏差大而导致设计质量差、设计周期长等问题,以矿山采掘装备绿色设计为切入点,围绕需求分析、绿色设计、评价三大环节分析了采掘装备绿色设计总体方案,从设计绿色化、制造工艺绿色化、激光熔覆修复再制造技术、掘进系统智能化及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五方面分析了采掘装备绿色设计关键技术。以采煤机为例,对其进行绿色设计分析,从资源、人机、能源、环境、经济、技术六大属性出发,构建了采煤机绿色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采煤机绿色设计信息数据库。在设计阶段考虑采掘装备的绿色性,可提高采掘装备的生产质量,对推进煤炭行业绿色设计资源的共建共享及增强行业绿色化设计的示范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为了解决连续区间上积分值的函数重构,提出一种直接构造方法.首先利用积分值的线性组合得到结点处函数值的六阶逼近;然后将该近似函数值代入到传统的五次离散样条拟插值算子的泛函值上,得到积分值五次样条插值;最后基于五次样条拟插值的收敛阶,得到该方法对高阶导数逼近的收敛阶.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积分值样条插值方法相比,该方法简单、有效,可以推广到积分值高次样条拟插值上.  相似文献   
78.
带时间窗车辆路径问题(VRPTW)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关注。针对以往研究中求解效率有限、求解复杂度有限、难以求解较大规模问题的不足,本文以提高精度和速度为目标,在传统蚁群算法的基础上,改进了状态转移规则,结合了邻域搜索算法;同时将本算法设计为分布式结构。利用多分布式agent系统实现了分布式求解VRPTW问题。针对国际标准算例设计了四个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在精确度、速度、可靠性以及求解大规模问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9.
Ag nanoparticles(NPs) were introduced into Er3+/Tm3+ codoped tellurite glasses prepared using melt-quenching and heat-treated techniques. The glass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 X-ray diffraction(XR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and photoluminescence to reveal the Ag NPs induced broadband near-infrared band emission enhancement of Er3+/Tm3+ ions. The studied glasses possessed good thermal stability with△T larger than 137 ℃. For glass sample heat-treated at 360 ℃ for 6 h, the nucleated Ag NPs in near-spherical shape with an average diameter about 6.5 nm dispersed in the glass matrix. Under the excitation of 808 nm laser diode(LD), the broadband 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emission extending from 1 350 nm to 1 620 nm, owing to the combined contributions from the 3H43F4 transition of Tm3+ at 1.47 μm band and the 4I13/24I15/2 transition of Er3+ at 1.53 μm band, improv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g NPs, which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increased local electric field. The pres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Er3+/Tm3+/Ag NPs codoped tellurite glass with good thermal stability is a promising glass material for broadband fiber amplifiers of WDM transmiss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80.
为了满足温度测量场合对响应速度的要求,利用电阻电容(RC)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特性,设计了一种测量时间与阻值成正比的高精度测量电路,提出了一种快速充放电的方法,消除测量方法的无效等待时间.基于该思想,利用STM32单片机I/O开漏与推挽方式的输出控制,完成自由与快速充放电过程,利用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实现了高精度温度的测量.稳定性测试实验表明:测量系统在恒温为25℃时,连续测试10h,NTC热敏电阻的阻值相对波动0.006%,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温度响应实验表明:测量系统符合典型的一阶阶跃响应特点,响应时间较常规的RC温度测量电路明显变短,响应速度得到了提高.基本满足一般测温场合对响应速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