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针对电池储能系统换流桥器件IGBT发生故障时,会导致电压电流的畸变,影响电能质量,严重时会对储能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这一问题,分析了换流桥IGBT开路故障时的特性,并在PSCAD/EMTDC环境下搭建电池储能系统模型对IGBT的开路故障进行了仿真研究。在分析和仿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换流桥IGBT阀开路故障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2.
针对储能系统并网运行时的特性,提出了一种为MW级储能系统设计的故障诊断及处理策略。在研究储能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对并网模式下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并对储能系统中可能出现的不同故障进行了理论研究及仿真验证。利用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得到一种适用于MW级储能系统的故障诊断及处理策略,该保护策略能够为MW级储能系统保护设计与配置提供有价值的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23.
为了维持直流配网中直流电压的稳定,需要换流器在交流电压不对称时消除传输功率的二倍频波动。分析了交流电压不对称下换流器的不平衡控制策略。由于换流器过流能力限制,换流站的传输功率极限受不对称电压影响,推导了交流侧传输功率极限解析式。针对直流侧功率极限解析式难以求得的问题,提出了直流侧功率极限的数值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对交流电网不对称下换流器传输功率极限进行了验证。功率极限值的给定,为合理分配多端直流配电网各端的功率,维持直流电压稳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4.
详述了一次区外接地故障引起发电机匝间保护动作的过程,介绍了匝间保护装置的动作原理及各项定值的计算整定;通过对保护实际动作情况、故障录波数据的分析,重点研究了区外接地故障情况下,纵向零序电压中基波及三次谐波分量的变化规律,结合保护装置的原理、定值设置,指出了用定子绕组三次谐波的变化量去制动基波的变化量的保护原理值得进一步探讨,同时分析了目前保护存在的几个问题;通过计算分析,得到了区外接地故障发生前后负序功率的变化曲线,提出了定子匝间保护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5.
26.
数字化变电站对通信网络可靠性要求极高,IEC62439-3标准提出了高可用性无缝环网结构.介绍了双连接的交换节点以及处理重复报文的机制,通过删除环网内循环复制的广播报文,能够抵抗广播风暴形成.对几种冗余协议进行了故障恢复时间、可靠性、经济性等性能比较,并设计了应用高可用性无缝环网的变电站三层通信网络结构.高可用性无缝环... 相似文献
27.
离散傅氏算法DFT(D 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计算量随着采样频率的增加而增加,给实时在线频谱增加了困难。而递推算法虽然能大幅减少运算量,但会存在累计误差,影响了算法的可靠性。提出了DFT的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采用分组求和的方式,能大幅地减少全周傅氏算法运算量,同时不会发生累积误差,最后通过基于ADSP-2106x的编程,对两种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8.
基于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LAB建立典型\"手拉手\"拓扑,含分布式能源光伏、锂电池以及交直流负载的直流配电网实时仿真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的启停控制、指令控制等运行方式进行暂态响应特性仿真分析。RT-LAB实时仿真技术显著增强柔性直流配电网系统仿真的时效性和实用性。配网启动逻辑设计及软开关技术、逐级功率提升法的应用,有效减小了直流配电系统启动电流冲击及接入操作过电压。系统建模满足直流配电系统运行要求,对其启动控制及运行工况的仿真分析,为柔性直流配电工程建设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利用配网管理系统中基于CIM的配电网配置信息直接在RTDS中生成仿真模型,可以快速地构建配电网实时仿真模型并减少人为误差。在讨论CIM和RTDS模型的区别以及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CIM的配电网模型转换到RTDS仿真模型的若干关键技术。在拓扑转换过程中提出了基于生成树的坐标位置生成法,在此基础上针对闭合环多且集中的拓扑电路提出了基于最小独立闭合环的方法,并用连枝比和分散度两个评价指标来判断适用于后者的电路拓扑。最后开发了相应模型转换软件,利用软件将一个真实的配电网转换到RTDS仿真系统中,从而进行了有效性验证。 相似文献
30.
在间断角原理变压器差动保护中,需要测量差动电流导数波形的间断角。在数字式保护中,如用差分代替求导将导致噪声的百分比误差随着采样频率的提高而剧增,该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用分段样条函数最小二乘法来计算电流波形的导数值,以便在提高采样率的同时降低噪声误差的影响。数字仿真及动模实验数据均表明,采用该方法后,极大地抑制了噪声对间断角计算的影响,提高了间断角计算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