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67篇
机械仪表   13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篇
冶金工业   18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新型Cr20Ni30NbA1合金固溶后的显微组织进行分析,测试了该合金的冲击、拉伸力学性能,观察了断口形貌.结果表明,Cr20Ni30NbA1合金基体组织为奥氏体,第二相为Cr的碳化物和Nb的碳化物.室温、高温下的抗拉强度及伸长率均满足相应标准的规定值,且室温冲击吸收能量也满足标准要求.室温、高温拉伸均为韧窝断口,但高温韧窝深度大于室温,高温下拉伸断口韧窝底部发现氮化铝.  相似文献   
52.
分析了我国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的沿革和发展,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改革方面介绍了金属材料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情况,指出高校的改革始终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特色专业建设将为行业输送更加优秀的材料热处理工程技术人才.同时也指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强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应由高校和企业共同担责.  相似文献   
53.
回火温度对2Cr13不锈钢应力腐蚀开裂和力学滞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慢应变试验法(SSRT)测试了2Cr13不锈钢在1020℃淬火及不同回火温度条件下的应力腐蚀开裂(SCC)特性,并利用电阻应变计传感器设计原理,测试了回火温度对2Cr13钢力学滞后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70~420℃回火区间,随着回火温度升高,2Cr13钢强度略有增加,滞后略微减小,而应力腐蚀抗力则显著降低。分析认为,在试验温度区间,随温度升高,回火温度接近2Cr13钢敏化和第一类回火脆性温度,加之二次硬化效应,使得该材料应力腐蚀抗力随回火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2Cr13钢力学滞后和其强度及亚结构有关,滞后误差随着材料强度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54.
热处理工艺对17-4PH钢滞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阻应变计传感器设计原理,研究热处理工艺对17-4PH钢滞后特性影响,通过透射电镜、内耗测试等技术分析了热处理影响17-4PH钢滞后的原因,并探讨了滞后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随应变增加,17-4PH钢模量亏损、内耗和滞后变大;提高强度和时效前的深冷处理能降低17-4PH钢滞后;滞弹性和微区形变引起17-4PH钢滞后.  相似文献   
55.
800H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等,对800H合金高温氧化膜的增厚动力学、形貌及氧化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00和800℃下形成的氧化膜相近,由(Cr,Fe)2O3和Mn-Cr氧化物组成;900℃时的氧化膜急剧增厚,里层依然是Cr2O3,中间层则是Cr-Fe-Mn氧化物,外层为富Ti的氧化物。通过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提出了800H合金氧化膜形成的模型,发现TiN的存在改变了氧化膜的结构。  相似文献   
56.
材料近表面吸收激光能量引起电子温度和品格温度在皮秒内产生变化,对超声波脉冲最后的形状产生很大影响。阐述了同体中激光声子产生的原理,介绍了光激发法、压电法激发声子同波,介绍了用抽运探测法、光干涉检测法、准共振激发荧光技术以及压电光声检测来探测声子的原理,简要捕述了高频声子的应用。  相似文献   
57.
用活性氧化钨制取微纳米钨和碳化钨粉末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性较高、比表面能大和相成分单一的活性氧化钨为原料,通过顺氢还原和碳化两个主要工序制取微纳米钨和WC粉末,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钨和WC粉末粒度分布和颗粒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活性氧化钨可以制得粒径为0.115μm的钨和0.194μm的WC粉末。  相似文献   
58.
在电磁搅拌条件下,通过Al-Zr(CO3)2熔体原位反应法,合成了Al2O3、Al3Zr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对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电磁搅拌能促进铝热反应固液两相的传质和扩散,改善了原位合成动力学条件,采用电磁搅拌合成的复合材料中增强相颗粒在基体中的体积分数和弥散度都较未施加电磁搅拌时有了明显提高,浇注缺陷明显减少,铝基体得到净化;当Zr(CO3)2加入量为20%时,所获复合材料抗拉强度达202.6MPa,较未施加电磁搅拌的强度提高了34.8%。  相似文献   
59.
60.
新型复合基金刚石锯片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开发了一种既锋利又耐磨的新型复合基金刚石圆锯片,其胎体主要成分为663(锡青铜)-W(WC)-Ni-Fe-Co。实际生产结果表明,该锯片切削花岗岩的锋利度比传统的Co基、Fe基提高了40% ̄50%;使用寿命比Co基提高了6% ̄10%,比Fe基提高了14% ̄18%;而生产成本是Co基的50%左右,与Fe基相当。板材生产的综合效益提高了20% ̄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