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4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19篇
建筑科学   17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17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5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7 毫秒
31.
简要介绍了超级13Cr油管的开发背景、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技术指标;通过理化检验和金相分析,探讨了超级13Cr油管穿孔、热轧典型缺陷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介绍了工艺改进后超级13Cr油管的实物质量水平及现场应用情况。分析认为:δ铁素体的存在是造成超级13Cr油管表面出现热轧缺陷的主要原因;通过合理设计超级13Cr钢种的化学成分,严格控制坯料加热温度,可有效控制δ铁素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32.
除铬是含铬电镀污泥湿法冶金过程重要步骤.针对磷酸盐沉淀法从溶液中净化除铬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绘制了25 ℃时Me-P-H2O(Me: Cr(III), Zn(II), Cu(II), Fe(II), Fe(III), Ni(II))系组浓度对数-pH图,利用热力学平衡图对磷酸盐沉淀法从含铁等金属元素中净化除铁和磷酸铬碱分解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pH值为1.0 ~ 5.0磷酸盐形成由易至难依次为Cr(III)>Fe(III) >Fe(II)>Ni(II)>Cu(II)>Zn(II); 磷酸盐沉淀法难以有效地将Cr(III)与Fe(III)分离,而可分离Cr(III)和Fe(II),且较优pH约为2;整个pH值范围Me-P-H2O系可以分为难溶磷酸盐稳定区、Me(OH)n稳定区; 高pH区磷酸盐中的Me转变为稳定的Me(OH)n,实现磷酸盐碱分解.验证实验表明,加入1.1倍理论量的磷酸钠,控制沉淀pH值为2.0,铬、铁、锌、铜、镍沉淀率分别为94.12 %、5.51 %、0.33 %、0.22 %、0.34 %; 氢氧化钠分解磷酸铬时,磷、铬浸出率分别为90.63 %、5.10 %,实现磷铬有效分离.实验与理论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3.
沙特某钙质磷矿不脱泥直接浮选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复合捕收剂对沙特某钙质磷矿石进行不经脱泥的直接浮选,一步反浮选后,精矿品位P2O5达32.57%,回收率为92.41%,达到设计要求,克服了原有捕收剂要求原矿脱泥处理后才能浮选的缺点.研究了磨矿细度、捕收剂用量、表面活性剂用量及选矿废水循环利用对浮选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以对甲基苯胺、氟硼酸为主要原料,经重氮化反应制得对甲基氟苯,再经氯取代反应,水解反应合成对氟苯甲醛,总收率为65%(以对甲基苯胺计)。优化了重氮化反应条件:氟硼酸与对甲基苯胺的摩尔比为1.3∶1,重氮化反应时间为3 h,重氮盐化分解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35.
采用新型萃取剂HBL101从镍钼矿焙烧料高酸浸出液中直接萃取钼。考察有机相组成、料液酸度、相比、振荡频率、平衡时间、温度对钼萃取过程的影响,并绘制了HBL101萃钼等温曲线。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钼萃取率达96.8%以上,有机相饱和容量为12.09g/L;负载有机相用纯水洗涤后经3级逆流氨水反萃,钼反萃率达99.9%以上,实现了钼镍分离及钼的富集转型。  相似文献   
36.
工件内部管道的工业CT虚拟内窥显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多工件内部含有管道,管道内窥显示可直观地显示管道内部结构和缺陷,对工业质量检测和无损探伤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工业CT断层图像序列的基础上,采用区域生长法对图像切片进行分割,然后对管道截面进行圆拟合,为了使得到的图像比较平滑,采用B样条对管道的轴心和半径进行插值拟合,并对管道进行三维显示和虚拟内窥显示。实验结果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7.
38.
民用建筑节能评估工作的推进对节约能源效果显著,从具体项目看,效果并不仅限于节能减排,其对于提升设计水平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温州地区的几个项目为例,分别介绍了其空调室外机布置、变电所设置、建筑幕墙与女儿墙、结构设计、海绵城市、自然采光,分析了项目特点、难点、要害点,挖掘失败经验,探索总结提升和调整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9.
超浅层大位移水平井楼平2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提高河南油田稠油储量动用程度,完善注蒸汽开发井网,增加油井热采产能,探索合理经济开发超浅层稠油油藏的新途径,在井楼区块部署了第1口超浅层中曲率大位移水平井——楼平2井。开展了表层定向、浅层松散地层中曲率井眼轨迹控制,中曲率井眼的入井管柱加压,钻井液体系配方和固井施工工艺研究。该井完钻井深530 m,垂深162.4 m,水平位移407.9 m,最大井斜96.28°,位垂比2.51,油层套管一次下至设计位置,固井质量合格,经蒸汽吞吐投产开发效果良好。该井及后续3口井的试验表明:在河南油田特浅松散地层,实施垂深162~185 m、井斜96°、位移410 m、位垂比在2.51以内的中曲率大位移水平井技术进行稠油开采是切实可行的。它的试验成功为国内其他同类油田的开发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40.
针对强噪声背景下基于时频分析的高频CW信号检测算法性能严重下降,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双稳随机共振的微弱CW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将CW信号调制到低频端,借助随机共振模型进行滤波,再进行WVD变换与Hough变换,从而将CW信号的检测问题转换为参数空间 (ρ,θ)的峰值检测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强噪声背景下有效提取CW信号,可用于指导高频CW电报自动接收设备的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