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8篇
化学工业   6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水煤浆技术研究开发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煤浆技术经过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中期实验室阶段快速研究,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步入工业化应用阶段。本文就近期国内外煤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评述。对煤浆工业研究中尚需解决的煤浆静、动态稳定性及其规范化、统一的测试评价方法、添加剂与不同煤种间相互匹配性规律及新型、高效、适应性广、价廉的新一代添加剂的开发,以及建立水煤浆技术专用数据库甚至计算机专家系统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2.
罗维  李保庆  蔡慧华 《农药》2022,(4):250-253
[目的]为寻找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5,6,7,8-四氢-1,2,4-三唑并[4,3-a]吡嗪类环保抑菌剂.[方法]以吡啶-2-甲酸、2-哌嗪酮以及取代苯甲酸为初始原料,经5步反应,合成了 3个5,6,7,8-四氢-1,2,4-三唑并[4,3-a]吡嗪化合物8a~8c,其结构经1H NMR、元素分析及高分辨质谱确证且进行抑...  相似文献   
63.
煤净化技术的新进展:电化学制氢与煤的温和净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作为一种煤的温和化化学净化,煤的电化学法脱灰脱硫近期在国外引起广泛关注。该方法的显著特点是常压常温操作,工艺流程简单,能量收率高,在净煤同时还能联产大量高纯氢气,操作成本十分低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其脱灰脱硫的原理及影响脱灰脱硫效果的若干因素等方面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同时介绍了该方法简单的工艺流程及初步的经济可行性评价。  相似文献   
64.
SO2气氛下半焦负载Na,Ca,Fe对NO—半焦还原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程序升温实验和暂态响应实验,研究了SO2气氛下半焦负载Na,Ca,Fe对NO-半焦还原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SO2对NO-半焦反应的影响因温度高低而不同,低温下由于SO2在半焦表面的化学吸附占据了半焦表面的活性位,因而抑制NO的还原,高温则有利于SO2-NO气相反应,从而致使NO转化率升高;SO2对NO-负载催化剂半焦还原反应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程度与温度有关,低温下随温度升高;抑制程度增加,高温下随温度升高抑制程度降低;负载Na,Ca和Fe的半焦在SO2气氛下对NO-半焦还原反应表现为不同的活性,其中Fe的活性最高,Na的活性受SO2影响最大,这与硫酸盐的分解温度以及SO2在半焦表面化学吸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65.
在加压及惰性气氛下用热重法研究了不同来源的 Ca O和 SO2 的反应性 .结果表明 :固硫剂的种类、颗粒大小及气体反应物的浓度对 Ca O固硫转化率有一定影响 .所选用的 3种固硫剂的固硫能力从大到小为 Ca( AC) 2 ,Ca( OH) 2 ,Ca CO3 ;Ca O转化率随其颗粒的减小而增加 ,随 S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压力相同时 ,温度升高 ,反应速率和转化率增加 ,Ca O固硫反应最佳温度为85 0℃左右 .温度相同 ,随着压力增加 ,Ca O转化率显著增加 ;在惰性气氛下 ,Ca O和 SO2 反应的直接产物是 Ca SO3 而不是 Ca SO4;产物中的硫酸钙和硫化钙是亚硫酸钙发生歧化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66.
钙基添加剂在大同煤热解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固定床反应器进行了大同原煤 ( DTY)、和经处理的大同煤 ( DTTY)热解实验及添加不同的钙基固硫剂后的热解实验 .结果表明 ,35 0~ 45 0℃主要发生黄铁矿的分解和部分弱的有机硫官能团 (如硫醇、硫醚、二硫化物 )的裂解 .脱黄铁矿过程发生的氧化作用产生了亚砜和砜类含硫基团 ,导致 DTTY释放 H2 S和 COS的温度升高 .5 1 %的硫在 DTY热解时生成含硫气体逸出 ,其中 95 %的含硫气体是 H2 S,4.8%是 COS;而只有 1 2 %的硫在 DTTY热解时生成含硫气体 ,86%是 H2 S,1 2 %是 COS.Ca O和 Ca( OH) 2 具有很高的固硫活性 ,对大同煤的有机硫和无机硫同样具有很好的固硫效果 .而 Ca CO3 的固硫效果较差 ,这是因为 Ca CO3 与含硫气体的反应性较低造成的 .溶液浸渍法以及超声搅拌混合法加入的 Ca( OH) 2 没有显示出比机械混合法更优越的效果 ,这是因为在随后样品干燥阶段 Ca( OH) 2 部分生成了固硫活性低的 Ca CO3 .  相似文献   
67.
CIN02系统的一种容错设计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智能网系统对可靠性,实时性和性能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型下的容错框架结构,它包含网络拓扑结构和可靠性软件支撑结构两部分,并将FTFCS应用于智能网系统CIN02的容错设计,基于此方案开发的系统可具备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且易于扩充。  相似文献   
68.
亚临界水条件下煤中铅的挥发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半连续反应装置对山西吴家坪煤和四川华荧山煤中铅在亚临界水萃取过程中的脱除率和挥发性进行了研究.着重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对铅脱除率和挥发性的影响;同时应用浮沉实验和逐级化学提取考察了原煤及残渣中铅的赋存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在亚临界水条件下,2种煤中铅都不易挥发;随着温度升高,2种煤中铅的脱除率和挥发性都有所增加,当温度从320℃增加到380℃时,吴家坪和华荧山两煤中铅的脱除率分别从4.9%和7.1%增加到24.6%和10.9%;当温度升高到410℃时,华荧山煤中铅的脱除率增加为13.7%;在相同温度下,亚临界水处理过程中铅的挥发性要高于热解过程中铅的;随着压力的增大,2种煤中铅的脱除率和挥发性无明显变化;华荧山和吴家坪煤中的铅都主要以不溶态存在,分别为46%和54%,同时也以碳酸盐结合态、硫酸盐和单硫化物结合态及二硫化物和部分有机质结合态存在,亚临界水萃取过程中,2种煤中以上述形态赋存的铅都有所减少并转化为新的含铅不溶稳定态.  相似文献   
69.
考察了不同酸处理方式的活性炭的性质变化及其对甲烷催化裂解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经过不同酸处理后的活性炭,比表面积都显著增加,孔容也有相应增加;硝酸处理的活性炭在TPD过程中溢出的CO和CO2的量增加,这说明用硝酸处理使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增加.酸处理同时能脱除活性炭大部分的灰分.三种酸处理方式均使木质活性炭催化裂解甲烷初始速率增加,而煤质活性炭只有在硝酸60℃水浴下处理后才使甲烷裂解初始速率增加;经酸处理的各类活性炭失活趋势与未经酸处理的规律相似.甲烷在活性炭上的裂解是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不能简单地归结于一种因素.SEM测试表明。反应后煤质活性炭表面有纤维碳生成,这归结于活性炭灰分中含有的Fe.  相似文献   
70.
煤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和还原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燃煤过程中NOx 的排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既包括NOx 的生成过程又包括生成的NOx 进行均相和多相还原反应. 简述了煤燃烧过程中NOx 生成和还原的机理. 认为燃料氮是NOx的主要来源,NOx 的排放与煤阶、煤中氮含量以及温度等因素有关;NOx 与半焦的多相反应是NOx还原的主要原因, 其中包括NOx 在半焦表面的化学吸附、表面络合物的生成以及产物的生成和脱附等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