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31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76篇
能源动力   2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徐宏  李培宁 《核动力工程》1995,16(1):73-77,93
本文介绍了失效评定图(FAD)技术的概念,用FAD进行管道失效模式的判别,以及裂纹稳态撕裂扩展分析,进而预测承载能力的方法。对ASME锅炉压力容器规范Ⅺ卷中核管道缺陷评定规程的技术难点以及在使用FAD时所做的特殊处理及其背景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2.
本文概述了第七届国际压力容器技术会议特殊压力容器设计专题的六篇论文,介绍了特殊压力容器的设计方法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3.
询问案 5500/79 承受疲劳容器的评定:替代附录C方法的另一种方法问 BS 5500处理压力容器的疲劳评定是否可以采用BS 5400“钢、混凝土及复合材料桥梁”第10章“疲劳实践规范”中所使用的这种型式的方法。答委员会认为BS 5400:第10章疲劳评定所用的方法经过如下改编是可以接受作为BS5500附录C“承受疲劳容器评定用的推荐方法”的另一种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54.
国际压力容器缺陷工程评定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役压力容器的安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断裂力学的出现和发展为带缺陷压力容器及管道的安全评定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世界各国纷纷开展研究,提出一些工程评定法或规范,并不断修改完善。我国从70年代开始就开展了压力容器缺  相似文献   
55.
不锈钢复合管液压胀接装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不锈钢复合管液压胀接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56.
采用极限分析的下限定理,以石油化工行业常见的含腹部中心裂纹等径三通为研究对象,在合理简化的基础上推导出极限压力的估算公式,试验数据和有限元数值解验证结果表明,该表达式不仅简洁,而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对含缺陷三通的完整性评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7.
本文采用换热器管板单管模型研究了换热管与其液压胀接后的残余接触压力和静摩擦系数。用弹性卸载法测量了换热管从单管胀接模型中拉出后,模型外表面的周向应变,并由此计算出接触面处的残余接触压力的实验值。同时与作者前期工作中所得出的理论公式进行比较。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残余接触压力和拉脱力求出了接触面的静摩擦系数。结果表明,该理论公式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换热管与管板液压胀接后的残余接触压力。本文提出了液压胀按时,换热管与管板接触面摩擦系数的测量方法。并对设计时摩擦系数的选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8.
基于Master Curve方法的16MnR钢韧脆转变区断裂韧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韧脆转变温度区对16MnR进行了拉伸性能,夏比V形缺口冲击性能和断裂韧性测试,基于Master Cmwe方法得到了16MnR钢在韧脆转变区断裂韧性随温度变化曲线,并比较了断裂韧性韧脆转变曲线的参考温度和夏比冲击试验特征温度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9.
本文对复合加载条件含缺陷结构的Lr参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表示结构Lr参量与两个无因次载荷(M/Mcy及N/Ncy)关系的通用加载方程:式中结构参数m因结构及缺陷的不同而在1至2之间变化,如对于穿透裂纹平板m=2,对周向裂纹管m<2。文中结出了m=1和m=2时结构Lr参量的显函数表达式。对于任何含缺陷结构,Lr参量采用直线近似解时,将给出保守的评定结果,其最小误差小于25%。  相似文献   
60.
本文应用弹塑性理论,研究了轴向载荷对液压胀接接头残余接触压力分布的影响,提出了液压胀接管板的最佳开槽位置应根据轴向载荷的性质来确定的建议,导出了接头最大理论拉脱或压脱强度的表达式。分析表明,当管板厚度较大时,工程拉脱力的计算公式与理论值存在较大的误差,在胀接接头的管子受拉时,工程计算公式偏于冒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