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23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1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在高噪声环境下,实现远距离通讯是十分困难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供了一种硬件以隔离电流环,软件以抗干扰通讯指令的解决方案。在高噪声的环境中,和传统485方式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介绍用亚硒酸锌与硒进行着色对比试验的情况,说明亚硒酸锌具有与硒相同的着色性能,并且具有挥发损失小,着色稳定等优点,是一种代替硒的优良的玻璃着色剂和脱色剂。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以电主轴为研究对象,采用cAE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手段和方法,对电主轴这一典型高速旋转结构的热场分布和热变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提出了主轴结构优化设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4.
探讨了碲系玻璃组成在银浆应用中对晶硅电池金属化接触界面的影响.通过在TeO2-PbO-Li2 O玻璃中引入Bi2 O3、SiO2和Na2 O组成,研究了玻璃热学性质的变化、银胶粒在界面玻璃相中的形成、玻璃相对硅表面的侵蚀、界面玻璃的电容和阻抗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降低接触电阻方面,Bi2 O3和SiO2使得硅表面保持较...  相似文献   
25.
作为晶硅电池银浆的关键组成之一,玻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属化银浆电极的焊接性能.从电极焊接强度、可焊性和耐焊性等方面,探讨了含铜PbO-B2 O3-SiO2玻璃对金属化银浆电极焊接性能的作用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电极焊接强度与玻璃中铜含量以及焊接温度密切相关.当玻璃中铜含量较低时,银电极焊接强度随着铜含量的增加或者焊...  相似文献   
26.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ITO/Corning1737玻璃基片上制备了用于无机EL绝缘层厚约700nm的Ba0.5Sr0.5TiO3介电薄膜,研究了沉积温度和退火处理对薄膜介电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薄膜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正反向漏电流密度增加,击穿场强下降.对于在500℃下沉积的薄膜在550~700℃、1.8×10-2Pa氧气氛中进行30min退火处理,结果发现在550℃和600℃下热处理介电损耗有所改善,其它参数都劣化;在650℃和700℃下热处理介电常数显著增加,其它性能都变差.  相似文献   
27.
用rf和反应磁控溅射法成功制备了一种总厚度为530~730nm的SrTiO3/Ta2O5复合介电层,获得在500Hz下介电常数为48~73,反映介电损耗的参数ΔVy在0.06~0.15V之间,击穿场强为106~139MV/m,在0.05V/nm的电场下正、反向漏电流在10-9~10-7A/cm2之间,品质因子(εrεoEb)大于5μc/cm2.同时比较了SrTiO3/Ta2O5复合介电层和SrTiO3和Ta2O5单层薄膜的介电性能.把复合膜应用于以ZnS:Mn和Zn2Si0.5Ge0.5O4:Mn为发光材料的器件中,获得了适当的阈值电压和较高的亮度.  相似文献   
28.
论述了一种高速铣削加工机床主轴系统中,力柄安全锁紧防松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理论模型,并将此结构应用于中小型高速数控铣床和立式加工中心主轴系统中,经过试验和生产应用表明,该刀柄系统的回转精度和可靠性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9.
为实现有效准确地了解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状态,建立信息熵和未确知测度的评价体系,利用该模型对机电项目进行安全风险分析。以同煤集团某煤矿实际项目为例,利用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证明该模型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30.
建立了HPLC-免疫亲和柱净化,柱后光化学衍生检测玉米中4种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分析方法。玉米样品提取、浓缩、过滤后经免疫亲和柱净化,液相色谱分离后采用光化学衍生器对黄曲霉毒素B1,B2,G1,G2进行在线衍生,通过配制荧光检测器的液相色谱同时检测玉米中B1,B2,G1,G2这4种黄曲霉毒素。结果表明,4种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色谱分析时间在6~11 min内完成,检测定量限分别为:0.10,0.03,0.10,0.03μg/kg,完全符合并高于欧盟检测标准定量限,通过光化学衍生器在线衍生将B1、G1的分析定量限提高到2.7倍和3.6倍。玉米基质中B1,B2,G1,G2在添加水平为10,3,10,3μg/L时其回收率分别为:90.3%,85.6%,93.5%,92.8%。其线性范围分别为0~20μg/L,0~6μg/L,0~20μg/L,0~6μg/L,RSD分别为2.3%,1.5%,2.7%,3.2%。文章建立了分析玉米中4种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分析方法,经验证该方法定性准确,定量灵敏度高,可同时检测出玉米中4种黄曲霉毒素B1,B2,G1,G2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