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7篇
轻工业   70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新工艺九曲红梅茶的风味品质优于传统制法,但其风味化学特征尚未明晰。本研究以不同等级新九曲红梅茶和传统九曲红梅茶为材料,采用国标法评定茶样感官品质,测定其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等非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茶样中挥发性成分的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新九曲红梅茶滋味甘醇,香气高鲜、较甜,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较传统九曲红梅茶低,游离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与茶褐素是滋味产生等级差异的关键化合物。九曲红梅茶鉴定到39 种挥发性化合物,含量较高的主要有香叶醇、芳樟醇、苯乙醇、苯甲醇、苯甲醛、苯乙醛、反,反-2,4-庚二烯醛、β-紫罗酮、水杨酸甲酯、顺-己酸-3-己烯酯和香叶酸,新九曲红梅茶等级下降,香叶醇、橙花醇、苯乙醛、壬醛、3,5-辛二烯-2-酮、3-辛烯-2-酮和反-β-罗勒烯等相对含量随之减少,而苯甲醇、顺-橙花叔醇、脱氢芳樟醇、反-氧化芳樟醇IV、β-环柠檬醛、癸醛、反-2-己烯醛、顺-茉莉酮、二氢猕猴桃内酯等相对含量随之增加。因此,利用通氧发酵技术加工新九曲红梅茶,还要做到因料制茶。  相似文献   
52.
不同产地香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加系统和全面地了解香茶的品质特征,分析比较来自浙江省松阳、遂昌和武义3个不同香茶主产地的香茶样品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氨基酸组成以及香气成分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香茶样品中的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儿茶素总量及儿茶素单体含量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氨基酸组分中的天冬酰胺、脯氨酸和异亮氨酸在3个不同产地香茶中的质量分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香茶中共鉴定出49种香气成分,以醇类化合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最高(共14种),其总量占所有香气成分的35.33%~46.19%。统计分析发现,香气成分中醇类、醛类和酮类相对含量在3个不同产地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基于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建立了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拟合参数为R2Y=0.832,Q2=0.625),成功区分3个产地的香茶样品;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分析了香茶中的23种关键香气成分在3个不同产地中的分布规律。其中橄榄醇、1-辛烯-3-醇、反-2-辛烯醛、苯甲醛、2,3-环氧-β-紫罗酮、β-紫罗酮、α-紫罗酮、2-正戊基呋喃、反,反-2,4-庚二烯醛、3,5-辛二烯-2-酮、反,反-3,5-辛二烯-2-酮和2-乙基呋喃这12种香气成分主要在松阳香茶中的相对含量最高;β-芳樟醇、α-雪松醇、香叶醇、橙花醇、水杨酸甲酯和顺-3-己烯-苯甲酸酯在遂昌香茶中相对含量最高;而顺-β-罗勒烯、顺-己酸-3-己烯酯、顺-茉莉酮、吲哚和萘在武义香茶中相对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3.
采用搅拌棒吸附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安吉白茶的挥发性成分组成特点,并利用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性值分析了安吉白茶的关键呈香成分。结果表明,在20 个安吉白茶样品中共检测到109 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有香叶醇、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植醇、水杨酸甲酯、顺式茉莉酮、亚麻酸、芳樟醇等;不同等级安吉白茶的挥发性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此外,基于34 个共有特征峰,建立安吉白茶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16 种化合物被鉴定为安吉白茶的关键呈香成分,包括反式-β-紫罗兰酮、香叶醇、芳樟醇、己醛、庚醛、(E)-2-庚烯醛、α-紫罗兰酮和(Z)-己酸-3-己烯酯等。  相似文献   
54.
董春旺  刘中原  杨明  王梅  张人天  林智 《食品科学》2022,43(20):242-251
为了实现绿茶杀青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快速有效检测,利用机器视觉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构建绿茶杀青过程中水分含量变化的定量预测模型。首先采集杀青过程中在制品的光谱和图像信息,然后采用竞争性自适应权重取样(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法、变量组合集群分析(variables combination population analysis,VCPA)法、变量组合集群分析法结合迭代保留信息变量(variable combination population analysis and iteratively retains informative variables,VCPA-IRIV)法和随机蛙跳法(random frog,RF)4 种变量筛选方法提取光谱中的特征波长,并融合图像中的15 个色泽和纹理特征建立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和非线性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与单一数据相比,基于融合数据所建立的模型能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其中基于CARS算法提取光谱特征波长融合图像的15 个颜色特征,并结合归一化预处理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建立的SVR模型效果最佳,其中校正集相关系数为0.974 2,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971 9,相对分析误差(relative percent deviation,RPD)为4.154 6,表明模型具有极好的预测性能。综上,本研究证明融合光谱和图像技术对绿茶杀青过程中水分含量预测的可行性,克服了单一传感器预测精度低的问题,为实现绿茶杀青叶水分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和精准把控杀青质量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5.
白茶被誉为中国六大茶类中的“白雪公主”,银装素裹,毫香显露。赋予这种高雅香气的挥发性物质有很多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文中介绍了提取法对白茶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阐述了白茶香气活性成分鉴定的必要性,探讨了白茶香气成分及其相关酶类在加工中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利用香气活性成分构建不同香型白茶的香气质量评价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6.
正红茶和普洱茶都属于发酵茶,因此不少人认为红茶也能存放很长时间。事实上,红茶如果存放太久,品质会大大降低,不仅香气减弱、汤色变差,味道也没那么浓郁纯正,甚至发霉变质。茶叶在贮藏过程中如果受潮,很容易被霉菌等有害微生物污染,表面会出现白色的霉斑,仔细闻一闻会有霉味,冲泡时这种气味更明显。用霉变  相似文献   
57.
谭俊峰  彭群华  林智  吕海鹏  郭丽 《食品科学》2010,31(17):141-142
研究高密度变频调速石磨粉碎机在40~80r/min 范围内将茶叶粉碎对茶叶儿茶素组成、粒径以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磨转速60r/min 条件下得到的茶粉,色泽淡绿鲜亮,细末质匀,香气纯正,滋味平和,感官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58.
林智  王洁 《中南水力发电》2005,(4):25-26,45
沙湾隧洞是东深供水改造工程进入深圳水库前的最后一段,进口接雁田隧洞出口闸,出口位于深圳水库左岸,设计流量66.6m^3/s,加大流量73.3m^3/s。隧洞长2086m,过水断面型式采用城门洞型,底宽6.8m,净高7.9m,开挖尺寸平均宽8.3m,高9.4m,进出口段开挖尺寸宽为8.6m,高为10m。隧洞进出口底高程分别为23.04m(1956年黄海高程,下同)、22.44m。  相似文献   
59.
本工作确定了 Li_2O-B_2O_3-V_2O_5系玻璃的形成区,测量了玻璃的电导率、光吸收、ESR 和 Raman 谱、密度及超声速。结果表明:所研究玻璃的电导主要是离子性的;V_2O_5与 B_2O_3对于形成 Li~+导电玻璃是有利的;玻璃中主要结构单元为[VO_3]_n~(n-)和一些硼酸盐基团。得到了300℃时电导率为2.5×10~(-3)(Ω·cm)~(-1)的玻璃。  相似文献   
60.
2004年以来国内压路机市场同其它工程机械行业一样,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2005年这种回落还在继续。但从长远来看,国内压路机市场仍将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态势,国内压路机制造企业仍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