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43篇
综合类   56篇
化学工业   49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30篇
建筑科学   79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15篇
轻工业   69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武器工业   14篇
无线电   4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21篇
自动化技术   3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建立夹心墙外叶墙的稳定性试验方案,试验选用Z型拉结筋,通过烧结页岩装饰多孔砖和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试件的拉拔试验,得到最小的拉拔强度,通过计算和分析试件的破坏特征,以及验算风荷载下外叶墙的稳定性,综合分析了夹心墙外叶墙的安全稳定性.  相似文献   
502.
耐酒精酵母菌株的选育及其交叉耐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日益  梁磊  潘琢  林影 《酿酒科技》2007,(10):34-36
以新桥酿酒酵母为亲株,采用紫外照射190 s进行诱变,从93株诱变株中复筛得到3株编号为U9、U59和U71的耐酒精性能较好的诱变株,在含有14%vol酒精的麦芽汁中以30℃恒温培养24 h后的菌体存活率分别达到50.75%、54.65%和29.73%(亲株为2.60%)。3株菌的耐热和耐渗透压性能为:60℃热冲击10 min后U9、U59和U71的菌体存活率分别是3.86%、19.28%和2.95%(亲株为0.92%);在含60%(w/v)蔗糖的麦芽汁平板中,3株诱变株的生长均优于亲株。实验结果表明,这3种耐受性是相互联系的,随着一种耐受性的提高,其他耐受性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503.
以蔗渣比表面积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查了蒸汽爆破预处理条件如蒸爆压力、保压时间、蔗渣含水率对爆破后蔗渣比表面积的影响。并以蒸爆后的蔗渣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合反应制备蔗渣接枝丙烯酰胺,探讨比表面积对蔗渣接枝聚丙烯酰胺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比表面积的增加有助于提高蔗渣接枝丙烯酰胺的接枝率,最佳蒸爆预处理条件为:蒸爆压力2.0 MPa,保压时间60 s,蔗渣含水率25%。  相似文献   
504.
异麦芽酮糖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新型甜味剂,是健康糖。本文简述了异麦芽酮糖的理化特性,介绍了异麦芽酮糖生产相关工艺技术,包括固定化微生物生产法和蔗糖异构酶催化法,并展望了异麦芽酮糖的市场前景,为异麦芽酮糖的生产及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5.
栗木矿田锡钨矿床与花岗岩体的多期次侵入有着密切关系,而花岗岩体的侵入形态又受限于构造、地 层等因素。 因此,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过程的分析与总结,对于成矿预测、找矿潜力评价等找矿勘查工作至关重要。 针对栗木矿田地层、构造、岩浆岩三要素进行了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揭示了三要素对成矿作用的影响,并探讨了成矿 作用的关键过程与机制。 研究表明:①花岗岩的含矿性既与初始岩浆的含矿性有关,又与岩浆演化过程中的气液分 异程度及构造活动强度有关。 ②矿床分布明显受隐伏岩体形态影响,而隐伏岩体形态又受基底构造层断裂和盖层断 裂控制。 ③岩体上覆围岩地层的岩性对形成的矿床类型及矿化蚀变分带有明显的制约,上覆围岩为灰岩、大理岩,有 利于形成完整的矿化垂向分带;上覆围岩为页岩、硅质泥岩和泥灰岩,仅有利于形成岩体内带石英脉型钨锡矿,不利 于其他类型矿床形成;上覆围岩为砂岩,介于两者之间;④矿区成矿过程是岩浆热液在地层、构造、岩浆三要素控制下 的综合反应。 上述分析可作为勘查技术组合分析的主要地质依据,指导隐伏花岗岩型锡钨矿床的找矿预测和勘探。  相似文献   
506.
梁磊 《广西纺织科技》2010,39(2):43-44,50
纺织品染色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而由此带来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介绍一种新型染色工艺——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该工艺可以进行无水染色,免去了废水处理的工序,不需要添加表面活性剂或其他吸附剂,一般情况下比传统工艺染色的色泽更加鲜艳,染料更易于回收染色,工艺流程比传统工艺更短。  相似文献   
507.
梁磊 《电气时代》2023,(2):46-48
<正>由于光伏发电建设规模与本地负荷水平不匹配,市场消纳能力有限,同时电站建设与配套电网的建设和改造不协调等原因,致使部分地区光伏电站出现一定程度的弃光现象。弃光意味着上网电量的减少,给光伏电站业主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文章结合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储能解决光伏电站弃光问题。  相似文献   
508.
梁磊 《电气时代》2023,(3):57-59
<正>并网储能光伏发电系统能够存储多余的发电量,提高自发自用比例。当太阳能功率小于负载功率时,系统由太阳能和电网一起供电;当太阳能功率大于负载功率时,太阳能一部分给负载供电,一部分通过控制器储存起来。但是此系统容易出现储能从电网超标准吸电现象,进而导致触发高额罚款,给业主带来损失。  相似文献   
509.
结合某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高生物安全风险车间的空调系统划分原则和通风形式、室内气流组织和压力控制,以及部分与通风系统相关的生物安全关键防护设备的设计关键点及应对措施。高生物安全风险车间空调系统设计应基于风险评估确定生物安全防护区边界、空调系统划分原则及生物安全关键防护设备参数。实践表明:定送风量、变排风量的阀门设置方式可以实现空调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也能满足不同工况转换过程中的有序压力梯度。  相似文献   
510.
为了解客家酒发酵过程中的风味物质变化情况,对客家黄酒发酵过程进行分段取样,采用电子鼻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对不同发酵时期客家黄酒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探寻发酵初期(10 d)、中期(20 d)、后期(30 d)和炙酒后成品的风味物质差异。GC-IMS在4个不同时期客家黄酒中一共检测出107种挥发性物质,定性检出60种已知挥发性组分。发酵前期检出41种,中期检出47种,后期检出54种,炙酒后成品检出59种,其主要成分为酯类、醇类、醛类和酮类物质。随发酵时间的延长挥发性物质种类增多,酯类物质总含量随着发酵试验的延长不断减少,但是酯类物质种类却不断增加;醇类物质含量不断增加,20 d后趋于稳定;醛类和酮类物质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特别是炙酒后成品醛类和酮类物质显著提升。2-甲基丁酸乙酯在发酵后期消失,3-甲基戊酸乙酯、2-糠酸甲酯、丁醛、3-甲基丁醛、戊醛、糠醛和松油烯在发酵后期检出,2-甲基丁酸甲酯、3-甲基-1-丁醇乙酸酯、2-甲基丁酸丁酯、3-戊醇和2-丁酮等要到炙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