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1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篇 |
综合类 | 25篇 |
金属工艺 | 10篇 |
机械仪表 | 8篇 |
建筑科学 | 8篇 |
矿业工程 | 5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轻工业 | 155篇 |
武器工业 | 5篇 |
无线电 | 1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篇 |
冶金工业 | 6篇 |
原子能技术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27篇 |
出版年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不同脂肪酸组成的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了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山茶油、调和油、玉米油和芝麻油这八种天然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采用Schall烘箱法,以过氧化值(POV)和脂肪酸组成为参考指标,研究了加热加速氧化对不同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并运用Matlab数学工具建立模型,探讨POV值与脂肪酸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对各种植物油的氧化过程影响显著,加速氧化过程中,脂肪酸总体变化很小,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减少,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有不同程度的增多,n-3比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更易氧化减少。氧化稳定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花生油、山茶油、芝麻油、菜籽油、玉米油、调和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初步建立起了以PUFA含量分类,加速氧化条件下过氧化值与脂肪酸组成之间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62.
63.
64.
利用薄层色谱及柱色谱法对潲水油极性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和柱色谱法(CC)对潲水毛油与市售食用植物油及其精炼油样中的极性成分(PC)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潲水油及其部分精炼油样在薄层色谱上有明显拖尾现象,而食用植物油和精炼油4(脱臭潲水油)则没有,利用柱色谱法分离潲水油的拖尾成分并进行红外分析,结果显示:食用金龙鱼100%玉米油和精炼油4吸收峰值在1746cm-1左右峰形平滑且无分裂,而潲水毛油发生峰分裂,1746cm-1处有较小吸收,在1712cm-1处有一大分裂峰,属于醛、酮类羰基伸缩振动区,潲水毛油峰值在1240~1100cm-1间发生指纹式峰裂分且吸收峰变小并向波数高处偏移,具有更大的弯曲振动频率,增大了整体的极性,其极性化合物百分含量远大于脱臭精炼油和食用金龙鱼100%玉米油,薄板色谱中拖尾组分是它们所不含的醛、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65.
本文研究了湿热条件下不同混合质量比(1:1、1:2、1:3、1:4,W/W)对低聚木糖与乳清分离蛋白(WPI)美拉德反应及其产物的乳化性与流变性的影响。UV-Vis吸光度值,pH和粒径大小显著变化表明,该条件下成功制备了WPI和低聚木糖的美拉德反应产物 (MRPs)。数据显示,质量比为1:2的溶液体系美拉德反应程度最高;与未经过美拉德反应的体系相比,MRPs的平均粒径均减小而质量比为1:2的体系平均粒径最大;同时,美拉德反应提高了WPI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比例为1:2时MRPs具有最佳的乳化活性(38.63 m2/g)和乳化稳定性(65.23%);流变学测试表明糖基化修饰增强了WPI的凝胶性,比例为1:3时MRPs的储存模量提高最大,G''值高达约97,000 Pa (约WPI的7倍);在相同剪切速率下,MRPs溶液的表观粘度增加,而WPI的添加比例对体系粘度的影响占主导作用。上述研究表明,美拉德反应可改善WPI的乳化特性和凝胶特性。 相似文献
66.
本文采用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盐酸(AAPH)在有氧条件下热分解制备过氧自由基,代表脂肪氧合酶诱导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生脂质自由基,研究AAPH体外氧化对富硒大豆分离蛋白性质和结构的影响。随着AAPH添加浓度的增加,FT-IR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SPI)的α-螺旋、β-转角和无规卷曲结构增加,β-折叠结构相对减少;SDS-PAGE结果表明SPI的亚基在浓缩胶顶端逐步聚集;蛋白溶解性、游离巯基含量下降;表面疏水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內源荧光峰位(λmax)表现为逐渐蓝移,且荧光强度先增加后减少。富硒大豆分离蛋白(SSPI)在结构、亚基分布、性质等多项测试指标方面均优于普通大豆分离蛋白(OSPI),可能与SSPI中含有较高的硒含量,因而表现出更强的抗氧化性有关。 相似文献
67.
按照Osborne蛋白分级提取渣蛋白,分别得到了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然后采用α-淀粉酶对谷蛋白进行纯化,提纯的谷蛋白纯度可达到90%以上,进而研究食品体系中pH、盐离子和多糖等因素对米渣谷蛋白溶解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pH在远离等电点时,有利于谷蛋白的溶解,并提高了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在0.5%NaCl溶液中,谷蛋白的溶解性和乳化性最大,而NaCl浓度为1.0%时,乳化稳定性最低;卡拉胶的添加能显著提高谷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但过量的卡拉胶会破坏谷蛋白的乳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68.
采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水解籼米淀粉制备多孔淀粉,为优化制备条件,以吸油率为指标,对水解温度、pH、反应时间、酶配比等参数进行了研究,并将多孔淀粉吸附微藻油DHA作为芯材,以包埋率为指标,考察不同含量的多孔淀粉对包埋率的影响,并测定水分含量。结果表明:以酶配比8:1,pH4.5,温度45℃,水解12h,多孔淀粉吸油率最高为104.12%,用于微藻油DHA微胶囊化,包埋率达到92.08%,水分含量为3.78%,基本符合添加于奶粉的要求。 相似文献
69.
熊华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5):116-117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导致建筑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暖通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建筑的供暖需求.建筑企业在建筑建设中不断创新,要想达到较好的供暖效果,就必须建设高质量的暖通工程,保证通风、采暖和空调三者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暖通空调内部包含多项工作任务,完成暖通空调设计需要系统的规划处理,设计师必须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的实际情... 相似文献
70.
熊华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4,(3):48-49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八面河油田矿区在供热系统上存在着部分生活片区采暖面积增加,致使供热锅炉数量不足;锅炉陈旧老化,运行状况差;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等问题。近年来,八面河矿区对采暖管线的材质进行了改进,对室内散热片实施了规范改进,对管网系统工艺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高了采暖系统的管网用水标准。供热系统改造后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还满足了职工家属生活需求,从而有利于八面河油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