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4篇
金属工艺   105篇
机械仪表   45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61.
本文给出平面应力状态诸工序在屈服轨迹上的应力分区,由图1可以直接看出三个互相垂直主方向上的尺寸变化情况。文章着重对三向应力状态如何在屈服轨迹上分区进行讨论,认为将Mises圆柱展开为平面是比较方便的一种方法。首次给出用平均应力σm及代表应变特征的角θ为纵横坐标的应力平面图和各区域之间边界线的方程,还给出了角θ与Lode系数μσ之间的关系,最后给出典型塑性成形工序在图3中的部位,由图3可以判断各方向尺寸变化趋向及各工序的塑性与抗力相对大小。  相似文献   
62.
轿车后轴纵臂内高压成形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400MPa内高压成形机对轿车后轴纵臂进行内高压成形试验研究,设计了合理的模具结构,包括分模面和冲头密封形式。分析了矩形截面圆角成形特点和所需成形压力计算公式,制定出合理的内高压工艺和参数,成功地试制出轿车后轴纵臂,经检测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3.
本文用密栅云纹实验法显示和观测了具有应变速率强化效应与应变强化效应材料的应变产生、发展及传播过程,并对两种强化效应传播应变的能力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4.
对薄壁半球形件的无模液压胀形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壳体成形过程中的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实验证明,采用无模液压胀形工艺形半球件是完全可行的,为大型薄壁半球形零件的加工制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成形方法。  相似文献   
65.
本文是在5CrMnMo 钢超塑性变形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对该材料模具型腔超塑性挤压成形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CrMnMo 钢模具超塑挤压成形后的型腔棱角完整而清晰,细小条纹十分清楚,这说明用超塑性方法成形该钢模具型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6.
球形容器整体成形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球形容器比圆筒形容器具有以下特点:(1)在同样容量下由于球形容器表面积小,所需钢材面积小;(2)球形容器壳板承载能力比圆筒形容器大一倍,即在相同直径、相同压力下,采用同样钢板时,球形容器的板厚只需  相似文献   
67.
笔者很荣幸为庆祝《锻压技术》杂志创刊60周年而撰写此文。作为《锻压技术》杂志的资深作者,借此机会衷心感谢《锻压技术》对我的帮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锻压技术》在交流新思想、推广先进成形技术及展示行业信息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展望未来,其前景将是硕果累累,为此,笔者推荐了一些研究课题供参考,如缸梁一体式压力机、三维应力状态下的屈服准则、三维应力分析方法、板材三维预制坯优化、连续润滑挤压、省力成形、无模液压胀球、多点三明治成形、轻量化成形、电流辅助成形、热变形-淬火复合成形,并对杂志的栏目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8.
模锻是塑性成形所需载荷最大的工序,随着锻件材料强度不断提高与尺寸的加大,所需锻造载荷也不断加大。前苏联于1967年建成世界上最大的750 MN模锻液压机并投产,同年美国也提出建造2 000 MN巨型模锻压力机的建议,对该拟建的压力机及其制造难度进行描述。从理论上阐明影响模锻变形力的因素及模锻省力的思路,指明减低模压时材料的流动应力,以及减少飞边处的单位压力可以显著减低变形载荷。并指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发明的等温锻与超塑锻可十分有效地减低流动应力,使现有压机的设备吨位能满足更强材料、更大尺寸工件成形的新要求。因而淡化对2 000 MN模锻液压机建造的迫切性。以前梁模锻为例,由于采用精确辊锻制坯减少终锻飞边体积成功地实现了用25 MN高能螺旋压力机生产出与120 MN楔式压力机相同规格前梁锻件,说明省力成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9.
讨论了目前我国汽车制造业中对大型成型机械压力机的技术要求,文中所提出的技术条件是规划和采购上述设备所必须的技术文件,这些条款已为国内外先进的压力机制造商所接受。  相似文献   
70.
轴压柱壳弹塑性稳定性分析的通用方程推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由于轴压引起的壳体弹塑性屈曲而导致的材料在成型和制造过程中的失效力学行为,选择适用于轴压的屈曲模态函数,利用能量法确定了屈曲参数满足的一般非线性方程组,给出了求解不含缺陷或含缺陷的几何线性或非线性弹塑性的临界失衡平衡位形曲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