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轻工业   59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22.
张舒  王长远  张东杰 《食品科学》2023,44(3):278-287
2型糖尿病属于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全世界每年有数百万人患2型糖尿病或成为潜在患者。食源性活性肽不仅具有基本的营养优势,而且更易被机体吸收,有研究证实生物活性肽可以抑制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代谢酶活力,促进肠促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因此可以作为有效管理该疾病的功能性食品或药物。本文综述了食源性生物活性肽的特性和来源,以及目前其关于调节血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归纳了食源性代谢酶调节剂的相关研究,以期为食源性生物活性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黑龙江省建三江水稻产区与其他产区的水稻种子进行代谢组学研究,探讨产地对其代谢物的影响。在R软件平台下采用XCMS软件包对气相色谱-质谱数据进行处理,结合SIMCA-P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以及聚类分析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73?个峰,定性出氨基酸、脂肪酸、糖类、多元醇等共44?个化合物;筛选出建三江地区相对于其他产区具有显著变化(P<0.05,VIP≥1)的差异代谢物23?个,通过代谢通路分析得到氨基酸代谢对水稻品质及产地区分具有一定影响。结果表明,产地对水稻代谢物的种类和含量均有影响,水稻代谢物携带其产地信息,建三江地区与其他产地水稻代谢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产地对水稻种子代谢产物影响以及产地区分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4.
实验以大米为原料,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温度、酶添加量、pH为响应因子,以大米蛋白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水解度为响应值,采用Design-Expert 8. 0. 6. 1软件对水解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多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制备米蛋白抗氧化肽最佳工艺为:温度61℃、酶添加量7%、pH为8.6。此条件下,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水解度的预测值分别为65.96%,25.12%。经验证,得到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水解度的实际值分别为66.36%,26.06%,与预测值相近。通过红外光谱可知,米蛋白肽的出峰位置均与蛋白肽特征峰位置相吻合。因此,以本方法制备的米蛋白抗氧化肽维持了多肽的基本结构,并非小分子氨基酸结构。  相似文献   
25.
绿豆清蛋白Osborne分级提取工艺优化及亚基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绿豆为原料,采用Osborne分级法从绿豆中提取清蛋白,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绿豆清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SDS-PAGE电泳分析绿豆清蛋白的亚基组成。结果表明,绿豆清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g/mL)、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150min,该条件下绿豆清蛋白的提取率为(86.79±0.31)%,清蛋白纯度为88.33%。提取的绿豆清蛋白中有4条亚基条带,分子量分别为56.2,46.8,26.3,21.9kD。  相似文献   
26.
为了探明在加工过程中,不同温度下牡荆素与绿豆蛋白作用形成的复合物结构和功能的变化。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荧光光谱和SDS-PAGE等方法研究加热温度对牡荆素-绿豆蛋白互作物(VT-MBP)大分子结构的影响,分析VT-MBP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和抗氧化性等功能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加热温度改变了互作物的分子结构,随着温度的升高互作物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β-折叠含量降低。荧光光谱分析发现VT与MBP的互作机制为静态猝灭,且通过非共价的疏水相互作用结合。此外,在加热温度90℃时VT-MBP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结论:加热温度对VT-MBP的结构和功能性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为确定绿豆食品的最适加工温度以及开发功能型绿豆蛋白饮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为探究高粱复配米脂肪体外消化产物及其氧化稳定性,将熟化高粱与大米按质量比1:4和1:1复配进行模拟体外消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复配米饭的脂肪消化产物,并以脂质过氧化物值和丙二醛浓度为指标探究其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1:1和1:4复配米经胃肠液消化后含有25种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硬脂酸和亚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占到34.34%和28.50%,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含量分别为91.41、3.05和59.36、1.83μg/g,均显著高于大米组(P<0.05)。此外,1:1和1:4复配米消化后肠液过氧化值为33.83和43.16 nmol/g、丙二醛含量为28.17和27.72 nmol/g,总氧化程度均低于高粱组。综上,食用高粱复配米比单纯食用大米改善了摄入的饮食脂肪酸组成,又比单纯食用高粱减少了人体对脂质氧化产物的吸收积累。  相似文献   
28.
研究燕麦蒽酰胺干预对食物过敏模型小鼠血清代谢特征的变化,通过ELISA及UHPLC-QE-MS技术分别对小鼠血清进行测定,经皮致敏加灌胃卵清蛋白使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过敏介质与细胞因子的含量显著升高,蒽酰胺干预后显著抑制以上免疫因子的释放。OPLS-DA模型显示,空白组(NS)、模型组(OVA)与模型干预组(A-OVA)组间区分明显。食物过敏前后筛选出42个差异代谢物,11条有关氨基酸、糖类等代谢的关键通路;干预后,筛选出54个差异代谢物,6条有关氨基酸、脂肪酸等代谢的关键通路;经食物过敏及蒽酰胺共同影响后,筛选出24个与二者因素相关的差异代谢物。食物过敏及蒽酰胺干预均可对小鼠血清的代谢特征产生显著影响,蒽酰胺对食物过敏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通路分析显示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B的代谢与食物过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