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4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72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123.
124.
为了解决移动IP中的切换时延和丢包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链路层触发的双链路移动IP系统的实现方案,即利用链路层触发提前发起切换缩短切换延时,利用链路冗余防止丢包达到无缝切换的效果。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和结构,以及链路层触发的发现、无线连接控制、移动路由和隧道的实现方法。最后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通过与基本的移动IP系统进行比较,验证该系统达到了无缝切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5.
一种移动IP中链路层触发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寅贲  张大伟  田霖 《计算机工程》2006,32(11):133-135,164
为了解决移动IP中的切换时延问题,提出了链路层监测触发和预测链路层切换的两种链路层触发方法。链路层监测触发方法省去了切换中移动检测时间,预测链路层切换方法将网络层切换提前于链路层切换进行。这两种方法通过在链路层属性中绑定网络信息或利用外地代理获得当前子网与相邻子网的网络信息的方法,判断发生了网间切换时才进行触发,避免了由链路层触发而导致的网络层的盲目切换。  相似文献   
126.
针对不均匀光照和阴影等因素影响沥青路面图像中裂缝检测误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纹理特征的沥青路面裂缝检测方法.设计结构保持型Retinex算法将高频的纹理信号从低频光照信号和结构型纹理中分离,改进百分比阈值算法,获取高信噪比的裂缝区域二值图像,建立高置信裂缝段的特征匹配机制,利用圆形度、面积、不同置信裂缝的类间欧氏距...  相似文献   
127.
LTE无线网络虚拟化中切片调度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未来移动通信网络切片机制,针对LTE系统下行在基站内建立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流级别的切片调度器,使得运营商之间可以按照预设比例共享资源.运营商作为切片的拥有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服务等级协议(SLA)来对其资源比例进行设定.比较固定切片与网络虚拟化基片(NVS)框架下切片的资源块利用率,进行了系统级仿真实验.相对于固定切片方法,NVS方法在不同切片间用户相互隔离的情况下有更好的资源利用率.此外,针对实时(RT)业务和非实时(NRT)业务在时延上的差异建立业务切片,定制化地选择其调度算法策略,从而在降低分组丢失率的同时提升整个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8.
正如今4K开始风靡视频界,现在已经有专门的4K视频游戏和电视节目出现了,许多视频创作者想知道转用4K系统是否有价值,如果有价值,那么拍摄出的4K视频将呈现出怎样的效果。而还有很多人在不清楚4K影片效果如何的情况下,也考虑转用系统4K制作,那在当我们觉得进入4K这个全新领域前,我们还需要了解哪些问题,Ricky Anderson II在近期的一篇文章中进行了总结,Ricky在网上被称为stewdippin,他从2006年就开始制  相似文献   
129.
2008年,松下电器公司将全球品牌统一为“Panasonic”,但只在中国保留了“松下”的中文读音,这其中有着松下同中国的深厚渊源,松下电器作为最早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日本企业,随着1978年邓小平的访问,拉开了它与中国长达32年的合作与开拓的历程,同时也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0.
本文通过采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结合训练和比赛实践经验,引用实例从篮球意识的概念及形成规律、潜移默化地熏陶与渗透、培养观察能力、技术动作的个性训练、掌握技术动作的幅度方向变化、训练赛与正式比赛心理变化及在有无对抗条件和对训练和比赛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及形成,而且篮球运动日趋激烈,其作用也愈显突出,下面从篮球意识的概念、必要性、形成、培养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