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5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电沉积法与化学气相渗透(CVI)法将碳纳米管(CNTs)分别引入到碳纤维表面和SiC基体中,制得了不同物相电沉积CNTs的C/SiC复合材料(CNTs-C)/SiC和C/(CNTs-SiC)。研究了CNTs沉积物相对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CNTs沉积物相的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及断裂机制。结果表明:相较于未加CNTs的C/SiC复合材料,CNTs沉积到碳纤维表面的(CNTs-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67.3%,断裂功提高了107.2%;而将CNTs引入到SiC基体中的C/(CNTs-SiC)复合材料的断裂功有所降低,拉伸强度也仅提高了6.9%,CNTs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增强增韧效果;C/(CNTs-SiC)复合材料与传统的C/SiC复合材料有相似的断裂形貌特征,断裂拔出机制类似,主要为纤维增强增韧,CNTs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泳沉积法结合化学气相渗透技术制备碳纳米管二次增韧的连续碳纤维增韧碳化硅(CNTs-C/SiC)复合材料。通过改变热解碳(PyC)界面上电泳沉积CNTs的时间,控制C/SiC复合材料中CNTs的含量,通过测试拉伸强度和断裂功,研究了CNTs含量及热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SiC复合材料PyC界面层上电沉积CNTs,能够大幅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和韧性。电沉积CNTs时间为5、8和10min时,CNTs-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功分别提高了10.7%、39.3%、45.2%和31.1%、35.9%、46.5%。对未电沉积、电沉积8和10min的CNTs-C/SiC复合材料进行1 800℃热处理,发现材料的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64.4%、39.4%和49.5%。  相似文献   
3.
空中三维电场探测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凤杰  白强  夏善红  张星  陈绍凤   《电子器件》2006,29(3):676-679
目前存在的空中电场探测方法,主要实现空中矢量电场的一个或两个分量的探测。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空中三维电场探测系统,系统由传感器、发射机、接收机以及地面信号处理单元组成,传感器采用新型的三维电场传感器,其探测到的三维电场信号是由发射机发射,接收机接收到信号后,送到信号处理部分进行分解,识别出的电场三维信号矢量。该系统进行了外场探空试验,成功地获得了可靠的空中三维电场探测数据,完成了从地面至15km高空之间的电场的三维探测。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北属秦祁昆造山系,青南属三江造山系,成矿带青北属秦祁昆成矿域,青南属特提斯成矿域,石墨矿较为丰富。省内石墨矿床主要分布于青北秦祁昆成矿域柴达木周缘地区,该区元古代变质老地层分布较为普遍,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发现了众多的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点),找矿前景较好。对柴达木周缘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石墨矿分布以及典型石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成矿远景区、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时代、成矿温压条件、碳质来源、矿床成因、成矿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对区内石墨矿的可利用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①柴达木周缘石墨矿的赋矿地层柴北缘主要为古元古代达肯大阪岩群,柴南缘主要为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富含有机质,碳同位素测定表明,碳质来源为地层沉积的有机质;②石墨矿沿元古代变质老地层及构造带分布,受岩浆活动影响,规模总体一般,但矿化规模较大,矿体规模一般,品位较高,矿石质量一般;③柴达木周缘主要可以划分为3个石墨成矿带、4个成矿亚带、6个成矿有利区段;④柴达木周缘晶质石墨矿的成矿阶段可以划分为沉积成岩阶段、区域变质作用阶段、构造-岩浆叠加改造作用阶段,具有区域变质+构造-岩浆改造的特征,成矿温压条件具备,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期,矿床成因属区域变质型石墨矿床;⑤大通沟南山、黄矿山北和巴勒木特尔等地区的晶质石墨矿床选矿回收率较高,有一批具有工业价值的区域变质型石墨矿床,可利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国内外在纳米金属的耐腐蚀性能方面的研究现状,讨论了纳米化对金属耐腐蚀性能的不同影响,分析了影响纳米金属腐蚀行为的因素,并对纳米金属产生不同耐腐蚀性能的原因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选取5种油气开发常用钛合金材料(Ti-6Al-4V、Ti-6Al-4V-0.1Ru、Ti-6Al-2Sn-4Zr-6Mo、Ti-3Al-8V-6Cr-4Zr-4Mo和Ti-5.5Al-4.5V-2Zr-1Mo)为研究对象,使用高温高压釜模拟国内典型严酷服役工况环境,研究了不同钛合金材料耐均匀腐蚀、局部腐蚀、点蚀、应力腐蚀开裂(SCC)及缝隙腐蚀的性能,通过使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手段对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并使用电化学方法对不同合金的耐腐蚀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测试工况条件下,所有钛合金材料腐蚀反应均为阳极控制过程,均匀腐蚀速率均低于0.001mm/a,并且对应力腐蚀开裂均有良好的抗力。Ti-6Al-4V和Ti-5.5Al-4.5V-2Zr-1Mo合金出现明显的点蚀和缝隙腐蚀问题。对腐蚀机理研究表明,在工况条件温度下,随着pH值的降低,所有钛合金均发生自腐蚀电位降低,极化电阻减小,腐蚀电流增大,耐腐蚀性能下降,其中Ti-6Al-4V耐腐蚀性能下降的最为明显,研究结果为油气开发工况下钛合金石油管的选材和缝隙腐蚀问题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空中电场是以三维矢量形式存在的,以往用于空中电场探测的电场传感器主要实现矢量电场的一个或两个分量的探测。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空中三维电场传感器,可实现空中矢量电场的三维检测,并对该三维电场传感器的标定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设计出该传感器的专用标定装置。测试数据表明该传感器的输出与外部电场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与理论分析一致,证明了该电场传感器结构设计和标定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在变形温度800~1100℃,变形速率0.01~5 s-1范围内,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采用等温压缩实验研究了Fe-25Mn-3Al高锰奥氏体TWIP钢的热变形行为。结果表明,Fe-25Mn-3Al钢流变应力曲线出现一个明显的流变应力峰值,峰值之后流变应力逐渐降低,主要为稳态流变特征。双曲正弦形式的Arrhenius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Fe-25Mn-3Al钢热变形流变应力,钢的热变形激活能Q为365.2 kJ/mol。动态再结晶机制为Fe-25Mn-3Al钢热变形过程中最主要的动态软化机制。  相似文献   
9.
安立公司最新开发出了无线网络仿真器(WNS)软件,用于增强MD8470A信令测试仪的功能.是一种用于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开发和检验的基站仿真器。  相似文献   
10.
实体膨胀管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的钻井技术,其技术优势在套损修复、固井、完井等领域逐渐显露出来。管材的设计研发是实体膨胀管3大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制约膨胀管应用的主要技术瓶颈。介绍了实体膨胀管的技术原理,综述了国内外实体膨胀管管材的研发现状,重点分析了实体膨胀管管材所需的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之上,着重介绍了现有的双相钢、TRIP-assisted钢以及高锰奥氏体TWIP/TRIP钢3种高塑性高强度钢铁材料的力学性能特点、材料设计原理及热处理工艺,对它们作为实体膨胀管管材使用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