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160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7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45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针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废弃物处置问题,利用燃煤电厂优势条件,研发了城市废弃物前置干燥炭化技术,即利用燃煤锅炉高温烟气,在一体化处理机中对废弃物进行一体化处置,全组分产物经密闭管道输送至高温炉膛进行焚烧,实现了燃煤电厂对城市废弃物的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置。该技术在污泥耦合发电项目上进行了大型化工业应用,一期项目污泥处置能力250 t/d,二期项目将提升至500 t/d。系统投运后,锅炉主辅机运行参数正常,锅炉污染物排放指标均满足环保要求,处置过程无臭气及有机臭水。第三方测试结果表明:掺烧污泥后,锅炉效率下降约0.298百分点;不同机组负荷下掺烧污泥时,锅炉烟气中的二噁英排放质量浓度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2.
智能电器监控单元浪涌抑制网络工作状态分析和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由电源滤波器、压敏电阻、瞬态电压抑制器(TVS)组成的串级浪涌抑制网络应用于智能电器监控单元电源端口,通过试验观察到该网络的残压水平过高,对后级电路存在着潜在的危险,采用波过程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发现开关电源阻抗变化会影响到串级浪涌抑制网络的配合。对抑制网络的结构进行了改进,通过试验可以证明改进后的抑制网络能够明显提高对浪涌过电压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73.
采用金属丝网填料作为固定相的载体,构建了制备气液色谱装置,并采用提前气化这种新进样方式。通过对二元共沸物正丙醇-水的分离考察了所构建制备气液色谱装置的分离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金属丝网填料作为制备气液色谱固定相的载体是完全可行的;提前气化进样方式具有易于实现大进样量的优点。  相似文献   
74.
从高炉煤气生产的实际工况出发,对异常数据产生的原因和特点进行分析。针对现有异常检测方法运算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局部异常因子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五数总括法剔除掉大量的正常数据,然后再用一种相对k距离的比值表示剩余离群点的异常程度,进而判断异常数据。仿真实验表明:改进方法检测所需的时间比传统的局部异常因子方法检测所需的时间更少,且检测效果更加准确、直观。  相似文献   
75.
本文研究了加压条件下空气水系统在湿壁塔内同向流动时传递行为。分析中考虑了界面处气相混和物非理想行为及剪切应力的影响,忽略传质对气体运动影响。提出了计算加压条件下气侧局部传热传质系数关系式,并对两相加压下传递行为进行系统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常压计算方法进行加压传热传质计算,将产生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76.
进行了环己烷-四氢呋喃物系的加盐萃取精馏实验研究。将NaSCN、NANO3、KI三种盐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进行加盐汽液平衡实验,实验表明NaSCN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体系的相对挥发度.NaSCN的适宜质量分数为8%-13%;进行了间歇加盐萃取精馏分离环己烷-四氢呋喃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NaSCN质量分数为13%,溶剂比为1:1,溶剂流率为10mL/min为适宜的实验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77.
张瑞超  赵朔  白鹏 《现代化工》2013,(11):119-122
对模拟移动床的操作方式进行分类并且介绍其在国内外研究的进展,针对模拟移动床的结构设计、模型建立和优化方法进行系统的阐述,并展望了模拟移动床色谱技术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78.
红外气体分析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较全面地介绍了红外气体分析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及其常规数据处理方法,同时提出了仪器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9.
间歇精馏模拟计算及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型模拟计算处理间歇精馏过程,模拟计算采用两点隐合法处理积分方程,用改进的θ校正法校正浓度,组分加和平衡和能量平衡分别校正各板的温度和汽相流率,利用UNIFAC方程计算汽液平衡,通过计算得到间歇精馏塔塔内的动态变化数据.用间歇精馏的试验数据验证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和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并通过模拟优化试验参数.  相似文献   
80.
为改进模型对高寒地区融雪径流模拟不足的缺陷,将融雪模块耦合到传统 abcd 模型。利用 1980—2018 年 逐月实测的径流数据和通过 AnuSpline 方法插值的格网气象要素,驱动改进后的abcd 模型,分析三江源生态保护 措施实施前后(1980—1999 年和 2000—2018 年)黄河源区径流的动态变化,并量化关键气象因素与人类活动对 径流变化的影响程度,即相对贡献。结果表明:耦合融雪模块的 abcd-snow 模型完善了高寒地区水文过程的模拟, 提高对径流的模拟性能,在黄河源区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整个研究时段黄河源区的实测径流呈不显著减少趋势 (?0.80?mm/a,p>0.05),但 2000 年前径流则呈现显著下降趋势(?4.12?mm/a,p<0.05),2000 年后径流则呈显著增加 趋势(3.16?mm/a,p<0.05);?归因分析表明气候变化是源区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2000 年前,气候变化对径流减少 的相对贡献率为 62.8%,人类活动对径流的贡献为 37.2%;2000 年后,气候变化对径流增加的贡献率达到 120.0?%, 人类活动对径流的贡献为?20.0%。其中:降水的变化是决定径流变化主导因素;其他气候因素的相对贡献较小; 以人类活动为主的生态恢复可显著降低河川径流。本研究有助于理解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黄河源区水资源 变化的系统驱动机理,并为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