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6篇
矿业工程   8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1.
马腾  周仲礼  陈秀荣  秦飞龙 《软件》2012,(11):81-84
在化探数据的采集中,常常会受到很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既能体现采集参数的客观性又能真实反映地质演变的复杂性,本文以化探元素组合为预测矿床类型的依据,对这一预测过程采用神经网络建模,并进行系统开发。同时考虑到网络的效率及稳定性,对于传统BP网络进行调整,用改进的共轭梯度法取代最速下降法,经结果测试及检验显示,新模型具有效率高,稳定性强的特点,从而有力推动了化探预测矿床类型的客观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当前国内普通液压支架,大多结构较复杂,采高变化相对较小,实际适应性相对较差,很难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现状。设计一种新型液压支架,介绍其总体设计情况及具体运动情况,提出采用曲柄滑块机构与剪叉机构相结合的新型结构来代替传统的四连杆机构。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该种新型液压支架,不仅能更好地适应作业现场采高变化,而且生产成本更低,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与经济性,可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以履带式装载机执行机构千秋架为分析对象,对其进行动态仿真、模态分析和强度分析,得出千秋架的载荷谱、应力云图和位移云图。在保证原有强度和性能的基础上,根据拓扑优化方法对其进行轻量化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千秋架的重量减轻了40.85%,同时千秋架的综合性能也得到了提高,实现了千秋架的轻量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通过局部方向模式(LDP)提取的局部外观特征常用于人脸表情识别中,但其存在容易受噪声像素影响和伪编码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改进型的LDP编码方案(ILDP).利用Sobel算子代替Kirsch掩模来提取图像中的梯度信息,将梯度信息进行对数变换后进行累加,避免噪声像素点的影响;通过采用一个梯度幅度阈值判断是否为平坦区域,避免进行错误的LDP编码.为进一步提高识别率,将ILDP提取的局部外观特征与主动表观模型(AAM)提取的全局几何特征相结合,通过PCA进行降维.在JAFFE和BU-3DFE两个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表情的识别率,降低对噪声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巷道掘进造成周围煤岩体应力分布不均匀会对相邻工作面或者巷道的微震活动有一定影响。分析这一影响范围的大小有利于揭示井下工作面和巷道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而有效地进行冲击灾害防治。从矿震角度出发,结合某矿3303工作面特殊的扩面设计,利用波兰SOS微震监测系统的观测数据,分析-1 200 m埋深下运输巷掘进迎头、掘进过断层矿震分布规律,以及掘进对轨道巷拐弯区域的影响规律,并依此总结出巷道掘进的超前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16.
以龙口矿区为例,将该矿区煤炭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分为经济发展子系统、资源开发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使用系统动力学(SD)的方法对其进行了仿真建模,绘制了各子系统的内部结构流图,并对子系统内部的各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吕梁杰  秦飞龙 《煤》2019,(4):48-49
针对大同矿区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出现的强矿压问题,以塔山矿一盘区C3-5号层8108工作面为工程实例,提出开采解放层泄压的方法,通过先行开采8108工作面上覆山4号煤层,使下部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矿压显现强烈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保障了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安全开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技术效果,为同类型矿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对于煤层厚度较厚、倾角起伏,且老顶过于坚硬、悬顶长度较长、整体结构稳定的地质赋存条件,应力容易区域集中,高能量也积聚在顶板中,易导致冲击危险性加大。采用水力致裂技术,破坏老顶的整体结构,使老顶损伤而释放能量,结合渗流-应力耦合分析软件F-RFPA2D对老顶定向水力致裂割缝最佳位置进行模拟,得出如下结论:在老顶距直接顶最上边界之间,缝的位置在老顶中间及靠近直接顶致裂效果最佳;在老顶中间连线割两缝水平对称分布致裂效果也易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9.
薛永  秦飞龙 《煤矿机械》2019,(8):155-157
随着我国矿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巷道掘进速度慢、采掘衔接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马脊梁矿引进全断面巷道快速掘进系统。详细介绍快速掘进系统的组成和技术特征,分析总结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要求及常见故障,并对快速掘进系统进行优化。快速掘进系统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巷道掘进效率,有效地缓解了马脊梁矿采掘接替紧张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ANSYS Workbench在球阀疲劳磨损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球阀疲劳磨损产生的原因和机理,以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为基础建立了球阀密封模型,分析了球阀压力载荷的变化对阀体疲劳寿命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延长球阀使用寿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