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22篇
建筑科学   22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9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长江口深水航道(一、二期工程)回淤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资料,研究了北槽航道回淤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流域来水来沙、河槽地形的关系.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二期工程实施后,北槽航道年淤积强度明显下降,工程治理效果得以显现.从空间上看,一、二期工程航道回淤的峰值位置和重心位置经历了下移和上提的过程.从时间上看,一、二期工程后北槽航道回淤年内呈现洪季多淤、枯季少淤;洪季淤积位置下移,枯季淤积位置上提的变化特点,季节性上、下移动约7~11km.深水航道淤积的泥沙来源有多种,仅流域悬沙输沙量减小并不能明显降低深水航道的回淤量.  相似文献   
32.
伪装材料表面偏振散射的几何光学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散射光的偏振特征可以作为遥感信息来识别目标,给伪装技术带来了新的威胁.文中采用偏振相机在光学与红外波段测试了染料型和涂料型伪装材料的偏振散射光谱,研究了不同探测波段下粗糙材料表面的偏振散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染料型伪装材料的偏振度很小,当光源以不同的入射角照射其表面时,偏振度基本保持不变;涂料型伪装材料的偏振度较大,且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其散射光的偏振度也逐渐升高;材料散射光的偏振度与表面粗糙度成反比,染料型伪装材料具有较大的表面粗糙度,在与入射光的作用过程中多次散射占优,因此,其偏振度很小.利用几何光学理论分析了材料表面的偏振散射机理,分析结果与实验结论相吻合.在一定条件下,伪装材料的偏振散射特征与背景不同,偏振信息在伪装目标识别方面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程海峰 《安徽消防》1998,(12):28-29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民用建筑的高度越来越高,体量也越来越大,在建筑中设计防排烟系统也基本普及,特别是GB50045—95和GBJ16—87修订稿实施以来,广大设计人员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也仍然有一些问题在思路上存在误区,在认识上存在分歧,在具体操作中存在困难,本文是笔者从事设计工作的一些体会,供参考。 一、设计的合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4.
分析了现代建筑形态的性能需求,阐述了建筑HVAC系统性能化设计的概念和内容以及与传统暖通空调设计之间的关联,并用实际案例介绍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展望了建筑HVAC系统性能化设计具有的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实例表明,采用建筑HVAC系统性能化设计法不仅降低了初投资,减少了系统运行费用,而且消除了建筑内部多功能区域之间的负荷重叠,准确把握了建筑群的负荷需求,很好地指导了施工图设计。  相似文献   
35.
为了给长江口航道治理及区域水土资源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利用2006~2008年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长江口多点实测含沙量数据,建立悬沙遥感反演模型,对长江口南、北槽泥沙含量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沙量小于0.2 g/L的低含沙量区,遥感反射率与水体含沙量之间呈线性关系;而在含沙量大于0.2 g/L的中高含沙量区,遥感反射率与含沙量之间呈对数关系。长江口大潮与小潮期的含沙量差异明显,按大、小潮分别建立遥感反演模型的精度较高。利用该模型可较好地反演出长江口南、北槽的含沙量场,并据此推断悬沙可能是造成北槽航道淤积的主要泥沙来源。  相似文献   
36.
基于PMV-PPD对皖南古民居室内热湿环境预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室内热湿环境评价的预测冷、热感指标PMV与预测不满意率PPD两个指标的基础上,分别就走访问卷、实地测量以及CFD中模拟技术得出PMV-PPD。从三个方面对室内热湿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价,并且探讨了这三种方式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7.
本文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制度制备了3种不同电磁参数的导电聚丙烯腈(PAN)平纹布,通过优化设计,采用简单的层式结构。制备具有潜在实用价值的吸波多层结构。它的厚度为3.2mm,密度1.38g/cm3,弯曲强度173MPa,弯曲模量12.5GPa,在8.4~18GHz反射率小于-10dB。  相似文献   
38.
依据阻抗匹配原理制备了一种3层雷达吸波涂层,并在吸波涂层表面喷涂一定厚度的可见光、红外伪装涂料,比较了喷涂伪装涂料前后涂层吸波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三层结构的设计对提高涂层的吸波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将电介质材料与磁介质材料复合所制备的吸波涂层具有厚度薄、面密度低、吸波频带宽的特点。雷达吸波涂层与可见光、红外隐身涂层复合后,其吸波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39.
空调供暖;钢筋混凝土悬挑梁;热桥;实验分析;有限元模拟;计算验证  相似文献   
40.
多层膜结构隐身材料因其特有的结构具有非常好的吸波性能,在隐身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Fe/Si3N4复合多层膜,利用SEM分析了其微观形貌,测试了其电磁参数,然后与传统吸波材料羰基铁粉比较了低频下的电磁参数。结果表明,Fe/Si3N4复合多层膜的低频吸波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