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比较乌桕、枫杨和柳杉己醇提取液的灭螺活性.[方法]采用室内浸杀钉螺试验,测定了鸟桕、枫杨和柳杉乙醇提取液的灭螺活性.[结果]乌桕、枫杨和柳杉乙醇浸提液均具有一定的灭螺效果,其中乌桕和柳杉灭螺效果较好且相差不大,而枫杨相对较差;采用乙醇能较好地提取植物的有效灭螺成分,其灭螺效果比植物的水浸液要好.[结论]为生态柳螺植物材料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低弹性模量钛合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钛合金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抗腐蚀性和力学性能的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已经得到了实际应用。发展新型低弹性模量钛合金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从理论设计和实验研究2个方面对低弹性模量钛合金的研究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评述。以d电子合金设计方法和第一原理计算为代表的理论方法已经成为低弹性模量Ti合金设计的有效手段。多元合金化设计和优化的热机械处理工艺对发展新型多功能、高性能生物医用Ti合金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3.
钻孔灌注长桩桩侧摩阻力和建筑物沉降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确定桩侧极限摩阻力的大小,目前工程上广泛采用的是以经验方法为主,辅以测桩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往往存在较大的误差.按照工程先后次序,从2栋建筑物桩基场址勘察数据入手,分析桩静载荷试验资料,提出将静载曲线分成3段,确定桩侧极限摩阻力大小等新方法,并将得到的结论应用于2栋高层建筑沉降对比分析,探讨桩侧摩阻力的发展与建筑物的沉降之间的关系.新方法的合理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44.
针对余热锅炉入口烟气中有机物浓度变化的情况,采用数值方法模拟了不同分层燃烧条件下余热锅炉内的燃烧特性和NOx排放规律,对锅炉喷口分层布置进行优化设计。分析了有机物质量分数分别为2.655%、5%和10%时,不同喷口层数(2层、3层和4层)和不同喷口分布位置对余热锅炉内有机物燃烧以及NOx生成的影响。根据NOx排放和余热锅炉热利用的情况,得到不同有机物浓度下各自的最优喷口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45.
阐述了分布式视频编码中边信息的产生原理,介绍了几种主要的边信息产生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即基于对称运动矢量和hash码字的运动补偿内插法.最后,对不同的边信息产生方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明显提高边信息的精度.  相似文献   
46.
基于多相质点网格方法 (multi-phase particle-in-cell,MP-PIC)对工业尺度的双流化床生物质气化过程进行了三维全循环数值模拟。其中,在拉格朗日框架下求解颗粒团运动,采用大涡模拟法(large-eddy simulation, LES)求解气相湍流,同时考虑复杂的气固耦合以及生物质的热解、气化、均相/异相反应。首先,通过独立性检验确定了计算所需的最佳网格数与计算颗粒数,且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对比良好。其次,揭示了流化床内生物质气化过程中的气固流动特性及气体组分分布规律,研究了床内温度、生物质粒径、曳力模型等因素对产物气体组分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出口处的CO摩尔分数增加,而其余组分都减小;较小生物质粒径的气化效果要优于较大的生物质颗粒粒径;曳力模型对各产物气体组分的摩尔分数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47.
为了分析轴流式止回阀流阻性能,探究阀内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引入场协同原理,将该原理从层流推广至湍流.利用Fluent软件对2种不同型号(优化前、后)阀门的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和流动场协同分析,得到压降、流速分布、流动场协同角余弦值分布和有效黏性系数.结果表明:优化后阀内流体的速度场与速度梯度场整体上的协同程度更差,有效黏性系数更小,减阻效果明显,能耗降低;通过对比分析流速分布和流动场协同角余弦值分布,还能从局部流动场协同的角度揭示流阻的变化机理.基于流动场协同原理在流动减阻研究中的优势,提出2种阀结构优化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48.
为了有效地模拟实际工业应用中的液雾蒸发和燃烧,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无限热传导液滴蒸发模型进行了研究,并与相关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和验证,发现采用定常的背景热质条件对网格的大小不敏感,但在实际计算过程中采用的当地瞬时热质条件所依赖的网格大小,对液滴蒸发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只有当网格的尺寸达到液滴直径的10倍左右时,采用当地瞬时的热质条件才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此外,还发现关联数的校正格式及液滴在网格内的初始位置对液滴蒸发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从六个方面分析单机AGC存在的问题,指出该方式增加了电厂的整体煤耗、电耗,影响机组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阐述厂级AGC原理、系统结构及主要功能,厂级AGC能根据各台机组的煤耗率、响应速率、调节范围、运行工况等,自动合理地进行全厂机组最优化负荷分配,有效降低发电成本,促进机组高效、经济运行;所以进行厂级AGC改造非常必要。从负荷上升、下降、稳定三种情况讲解厂级AGC的分配策略,提出厂级AGC改造必须坚持的原则;对改造后的运行方式进行总结,从单机指令跳变、单机指令为零、自动退出厂级AGC三种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对厂级AGC负荷安排作出要求,通过优化机组带负荷的运行方式,提高机组经济性,最后介绍了改造后的运行效果,对发电企业多台机组的厂级AGC改造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
文章针对电力行业内部与外部异构系统中存在的数据独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行业内外部数据融合解决方案。分析了目前文本信息提取以及知识图谱构建的主流技术路线,提出新的文本提取方案和知识图谱构建方案,实现对多源数据的融合与应用。该技术研究在某电力公司进行管理风险识别试点应用,验证了该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