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9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8 毫秒
71.
史萍  罗坤 《电视技术》2008,32(4):35-37
分析了交织器在Turbo码中的作用,指出了现有的几种交织器的缺点.设计了两种新型的基于块交织的S随机交织器和基于伪随机交织的S随机交织器.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几种交织器相比,这两种交织器在Turbo码译码迭代次数及延时方面性能更好,更适合于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  相似文献   
72.
埕海油田2区沙河街组地层井壁失稳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埕海油田2区沙1段地层在钻井过程中,井壁失稳,垮塌严重。通过分析沙1段地层岩性、矿物组分、理化性能、三个压力剖面、钻井液的抑制性与封堵性对该段地层力学性能与坍塌压力的影响,认为造成该地层发生井壁失稳的主要原因是,钻井液密度低于地层坍塌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考虑实际井身剖面、地应力与岩石力学性能等因素计算)、钻井液封堵性与泥饼质量差。提出了以下技术措施:先根据地层特性选择钻井液体系,再根据所钻井实际井身剖面、地应力、岩石力学性能确定的地层坍塌压力系数确定钻井液密度,最后通过对钻井液进行维护处理增强钻井液的抑制性和封堵性。在张海21-21L井直径155.6 mm井眼侧钻过程中的应用表明,该技术措施较好地解决了沙1段地层的井壁失稳难题,顺利钻穿易坍塌的沙1段,仅用时7 d就钻至完钻井深(4 070 m),且测井、下筛管和完井等作业均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73.
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研究煤灰颗粒穿过槽道中10×11错列排列AISI 304不锈钢管束时槽道壁面受到的磨损状况。流场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流场与管束之间的耦合采用内嵌边界技术求解,颗粒轨道采用拉格朗日轨道模型求解并考虑颗粒与流体之间的双向耦合。通过选用200μm粒径的颗粒来分析颗粒对壁面的磨损状况。颗粒对壁面的碰撞频率和壁面局部质量磨损率的分布表明,壁面局部质量磨损率对壁面的磨损量起关键作用,壁面局部质量磨损量的分布也与预测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74.
包毅  罗坤 《能源工程》2010,(5):47-53
为了研究居民小区内的微环境流动问题,采用雷诺平均方法对杭州某居民小区内的微环境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在小区建筑群的上游部分建造单体体积较大的高层建筑物,对小区内夏季自然通风是不利的。虽然地表面开敞的区域能够改善区域内的风环境,使区域内的流动更加顺畅,但是它同时也能够对周边区域的流动产生明显的影响。此外,迎风建筑的背风面区域内的流向速度分布近似符合高斯分布,但在下游区域,这种分布规律渐渐消失。  相似文献   
75.
大涡模拟气固两相三维湍流射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研究三维矩形射流中拟序结构的空间演化和颗粒扩散特征,建立了气固两相矩形射流流场内气体、颗粒两相运动的大涡模拟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流动雷诺数等于11 500的气固两相射流的数值模拟.采用亚网格应力模型模拟气相场,并用Lagrangian方法跟踪了颗粒相运动.模拟结果显示了流场流向涡拟序结构随时间发展的演变过程,同时给出了气流相三维拟序结构作用下微细颗粒在整个流场空间中的运动扩散特性.  相似文献   
76.
实践表明绿道能有效营造绿色开放、活力宜人的生态空间,对推动大都市区高品质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绿道选线布局和建设策略也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分析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尝试通过引力模型和成本距离模型建立多元要素综合叠加分析的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估方法,并从公众需求和政策导向两方面对绿道选线适宜性进行校核,以期实现多目标相协调的大都市区绿道规划布局,同时从分级、分类和分期三方面引导绿道建设,探索大都市区绿道规划建设的新方法与新思路,推动大都市区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77.
以温州某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参数分别建立了输电塔与塔线耦合体系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风向作用下结构风致响应特征,对比分析了塔线耦合作用和塔体两侧档距对各风向作用下输电塔风致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向影响塔体各主材轴力响应,其中顺风向最下游主材有着最大的轴力,应在设计时重点考虑;塔线耦合作用直接影响了塔体响应的最不利风向,且大档距使得最不利风向更加接近横线向;脉动风对塔体响应的动力放大效应在不同风向条件下有显著区别,而塔线耦合作用加大了风向对风振放大效应的影响;导线抑制了塔体响应的动力响应,并且导线档距越大,脉动风对响应的动力放大效应越弱。  相似文献   
78.
利用理论方法,提出切向应变率二维与三维概率密度函数(PDF)之间的关系. 基于3种不同湍流强度的自由传播预混火焰直接数值模拟(DNS)数据库,建立人工神经网络(ANN)和随机森林(RF)模型,从低维量预测三维切向应变速率. 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特征包括组分质量分数、二维火焰面法向量梯度和二维速度梯度张量. 模型预测结果与DNS结果对比表明,理论模型预测的PDF与DNS的真实PDF吻合较好. RF模型的预测值与DNS实际值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97,优于ANN模型. RF模型得到的PDF与真实PDF间的误差小于理论模型得到的PDF与真实PDF间的误差. RF模型能够由低维量准确预测三维切向应变率.  相似文献   
79.
基于实际电厂的大量脱硫数据,删除初始脱硫数据库中异常值和非稳态值,提取与输出相关系数较高的集成学习模型输入参数,采用改进的基于随机采样和聚类采样的集成学习算法,建立预测脱硫塔循环泵开启台数的集成学习模型,研究分类问题中样本不均衡、优选样本评价标准缺失和脱硫优化的问题. 结果显示,与改进前模型相比,改进后的集成学习模型总体预测准确度提升了33%,并且基于聚类的采样略优于随机采样. 此外,对单一类别预测的召回率进行分析,对比不同算法对少数类和多数类的召回率,结果显示2种改进的采样方法对少数类的预测有较大的提升,预测的召回率大于90%,对多数类的预测也有一定的提升效果. 讨论泵组合作为模型输出时,其样本分布和模型精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80.
本文从拉萨净土健康产业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拉萨净土产业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而以藏毯产业为例阐述了标准体系构建的思路、原则、框架和主要内容,进而在充分分析标准化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急需制定的标准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