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15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于CDIO模式的软件人才工程实践能力成熟度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是软件学院人才整体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阐述了我院软件工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型,并介绍了我院人才培养的实践与特色。  相似文献   
32.
数字化曲面展成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数字化曲面展成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包括曲面数字化、数字化曲面及其微观特性、数字化共轭曲面原理、数字化曲面的展成等 )进行了综合评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33.
本文基于弹性共轭曲面啮合理论,在弹性并轭曲面的基础上,研究了共轭齿面鼓形齿税轴器啮合传动过程,并通过建立轮齿齿对的啮合条件,定量地分析了该传动件的啮合齿对数和重迭系数。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几种实用的共轭曲面求解方法,包括传统的解析法、离散解析法、分解重构法和基于数字曲面的降维插值法;介绍了它们各自的共轭条件、数学模型和求解步骤;最后对各种方法作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35.
首先开发了特征脸识别系统,然后采用自制的、MIT的和普渡大学的人脸数据库,用实验研究了将较多的人脸样本模式部分相交分组或不相交分组时,无拒和有拒情况下所开 发识别系统的识别率。实验研究表明:在互不相交的分组中,单个样本训练的识别率远低于多样本训练的情况,识别的结果依赖于训练样本和样本数据库;在部分相交的分组中,无拒和有拒情况下的识别率均优于无相交时的识别率,这主要是由于部分相交的分组增加了识别系统的容错性。  相似文献   
36.
本文应用边界元方法,对直齿轮轮齿接触区附近齿表面和齿体内的真实接触应力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通过计算定量的分析了各齿轮参数对接触应力和接触性能的影响,且提出了与弹性力学解析解完全不同的新观点,为高精度的齿轮设计、寿命预测以及齿轮加工制造提供了可靠依据,为齿轮接触问题以及其它曲面接触问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基于MATLAB的数字化共轭曲面求解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 MATL AB软件为工具对数字化共轭曲面求解方法进行研究 ,提出了符合共轭条件和适合 MATL AB运算特点的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步骤 ,并给出求解实例。在共轭曲面的求解过程中 ,提出了在三维数组中抽取所需的一维数组的概念 ,并用 MATL AB的一个简单函数实现了求解过程所需的优化功能。  相似文献   
38.
直齿圆柱齿轮接触的边界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39.
弹性共轭曲面接触变形研究是共轭传动理论的关键技术,在原有研究成果之上,对渐开线平面共轭啮合传动,基于离散Hertz分布和椭圆分布计算载荷模型的弹性共轭面接触变形问题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40.
数字化共轭曲面理论与共轭曲面反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适应数字化曲面设计和加工制造的要求,提出数字化曲面展成方法的研究,而解决数字化曲面展成的关键技术,就是要解决数字化共轭曲面的问题。本文就数字化共轭曲面理论和基于数字化曲面的共轭曲面求解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数字化共轭曲面理论体系;构造了基于数字曲面的共轭曲面求解模型和算法,为后述数字化曲面的啮合分析、模拟仿真以及数字加工技术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