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7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7月28日,国家认监委在京召开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推进会。会上国家认监委向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颁发了首张国家级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证书。这是自《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家认监委颁发的首张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标志着全国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已顺利展开。《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食品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认  相似文献   
42.
1月19日,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作工作报告。这次大会是在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召开的一次承上启下的重要会议。会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了当前认证认可形势,全面部署了2010年认证认可工作,以开展质量提升活动为主线,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工作措施,对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全国质检工作会议部署,开创认证认可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截至2009年底,我国有近4000家企业的有机产品通过认证,通过认证的有机农业面积200多万公顷。为了更好地加强对认证市场的监督管理,提高有机产品认证的有效性,使认证活动更加有序和规范。近  相似文献   
44.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次全体委员会议上获悉,7年来,我国对国际标准化组织合格评定委员会(CASCO)制定的国际标准/指南转化率已经达到100%。这标志着我国认证认可基础核心标准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自主创新标准体现我国认证认可标准化体系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45.
欧盟于2001年12月3日发布的《通用产品安全指令》(2001/95/EC,GPSD),设定了欧盟标准的制定程序和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理原则,并要求成员国建立专门的市场监督部门。指令要求,在界定因产品引发的损害赔偿责任主体时,范围扩展到在供应链里的各种参与者,生产商是其一,所  相似文献   
46.
基于DS2438芯片的电动车蓄电池在线监测管理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以DS2438为采集器的电动车蓄电池在线监测与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该设计可实现对蓄电池组中每一只蓄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及剩余电量的在线监测,可改善蓄电池的维护效果,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7.
2011年3月31日,国际专业检验及认证机构DEKRA集团(DEKRA SE)亚洲新总部落成仪式在上海举行,并正式投入运营。DEKRA集团董事会主席Stefan Koelbl先生在落成典礼上说,中国是DEKRA全球发展战略的关键,DEKRA将继续秉承一贯  相似文献   
48.
2011年,认证认可工作更加紧贴国家发展和质检工作全局,抓质量,夯实质量管理体系,彰显质量基础作用;保安全,突出风险防控措施,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促发展,配合国家产业政策,深入重点产业领域;强质检,努力在严抓严管、科技进步、和谐共建方面走在前面,当好表率。认证认可事业在创新中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49.
1月12日至13日,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作工作报告。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出席。会上,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作了题为贯彻质检工作方针,加快创新发展步伐,全面提升认证认可工作水平的工作报告。他在回顾认证认可工作贯彻落实十二字方针情况时说,一年来,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正确领导下,认证认可坚持找准定位,创新发展,组织实施《认证  相似文献   
50.
欧盟于2001年12月3日发布的<通用产品安全指令>(2001/95/EC,GPSD),设定了欧盟标准的制定程序和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理原则,并要求成员国建立专门的市场监督部门.指令要求,在界定因产品引发的损害赔偿责任主体时,范围扩展到在供应链里的各种参与者,生产商是其一,所有经济运营商即带有经济性营利目的的经营主体(包括:零部件和原材料生产商,经销商,零售商等)也需要为不安全产品所引发的损害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