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9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3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存算分离的原位传感器观测接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位传感器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数据来源,其在城市资源协调、灾害预警、动态监测分析等领域发挥决定性作用.当前传感器观测接入方法未考虑传感器数据的流式特征,无统一的接入模型,导致无法统一过滤特定时空场景下的观测结果,传感器接入组件可复用性差.本文提出一种存算分离的原位传感器观测接入方法,以站点为中心的传感器统一接入模型为基础,将流式处理框架下的原位传感器观测接入过程分为数据获取、观测过滤与观测存储三个部分.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基于传感器统一接入模型有效接入网络结构异构的原位传感器站点,并实现对多个原位传感器观测结果特定时间、空间场景下的属性过滤.  相似文献   
22.
铁电材料的晶体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自发极化,而且其自发极化方向可以因外电场方向的反向而反向,它具有铁电性、热释电性、压电性、介电性及以光电效应、声光效应、光折变效应和非线性光学效应等特性,在铁电存储器、红外探测器、空间光调制器、介电热辐射测量器及光学传感器等方面有重要应用。铁电材料及其应用研究已成为凝聚态物理和固体电子学领域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当前在压电、超导、磁电阻、催化、离子导体等多种功能材料中,具有钙钛矿结构的材料占重要比例,因此钙钛矿结构材料也是当前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在铁电材料中,钙钛矿型铁电体材料是电子陶瓷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与温度一样,压力也是决定物质存在状态和导致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变化的基本热力学要素之一。在压力的作用下,材料内部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并且表现出与常压下迥异的性质,因此常压下的理论不一定能解释高压下的现象。多年来,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探索高压下物质的行为并揭示其中的物理现象和规律。超高压对铁电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也是人们一直研究的热点。在超高压下对铁电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中子散射分析及第一性原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压力能使铁电材料的对称性升高,空间群自由度减少,结构变得更规则,从而引发自发极化减少,导致铁电性能降低,铁电材料的晶体结构由铁电相逐渐转变为顺电相,铁电材料最终变为顺电材料。近年来,对铁电材料在更高压力下的研究发现,在超高压下铁电材料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压力的增加,一些铁电材料的铁电性逐渐降低,但超过某个临界值后,铁电性能有很大的提高,铁电性重新出现。本文综述了钙钛矿铁电体BaTiO_3、PbTiO_3、KNbO_3、复合铁电体BiFeO_3-PbTiO_3、弛豫铁电体Pb(Zn_(1/3)Nb_(2/3)) O_3和Pb(Mg_(1/3)Nb_(2/3)) O_3、BaTiO_3/PbTiO_3超晶格在超高压下晶体结构随压力的变化和铁电重现现象,使研究者们对铁电材料的结构和性能随压力的变化有全面的理解,以期为铁电材料的铁电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为未来新的钙钛矿铁电体的研究和制备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3.
通过混凝土泵车线束架构优化设计,利用Pro-e三维布线优化线束走向,就近布置线束,在线束连接处采用防水连接器及专用电气盒,同时使用专用固线装置进行线束固定,优化设计混凝土泵车线束,以实现线束独立布线,节约成本,提高线束的维修性。  相似文献   
24.
本文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铁基结合剂中添加组分Cu,Ni,Sn-Zn,WC不同含量在不同烧结温度下对胎体冲击韧性的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各组元的不同含量和烧结温度都对胎体冲击韧性有很大的影响,相对来说,烧结温度的影响要小一些。在所有胎体冲击韧性的数据中,最大值为配方9在730℃烧结下的4.75J/cm2,最小值为配方5在700℃烧结下的1.86J/cm2,它们相差达155%。此外,方差分析得出,每种组元在不同的烧结温度下对冲击韧性的影响趋势不一样。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以铁基和铜基结合剂为原材料,研究其在不同的球磨时间和烧结温度下抗弯强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球磨时间和烧结温度对铁基和铜基结合剂胎体的抗弯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对于铁基和铜基结合剂,当球磨时间为30 h时、烧结温度分别为760℃和720℃时,样品的最大抗弯强度值分别为457 MPa和644 MPa。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介绍了纳米陶瓷新颖的性能和特殊的烧结方法,阐述了这些特殊烧结方法的烧结机理。同时也对纳米复相陶瓷的性能和制备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纳米陶瓷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7.
故障现象:有时光栅闪动并伴随闪动发出“嗡嗡”的响声,故障时隐时现。分析与检修:根据维修经验初步判断,故障发生在开关电源电路,造成光栅闪动的主要原因是107V主电压输出忽高忽低而引起。测量该电压在98V~107V之间变化。经逐步代换C712滤波电容N70(IX0698)电源的厚膜块、C706电源滤波电容及VD706稳压管、VD701~VD704四个整流二极管,故障依旧。修理陷入  相似文献   
28.
肖长江  靳常青  王晓慧 《功能材料》2007,38(10):1621-1623
致密的平均尺寸约为30nm钛酸钡陶瓷由压力辅助烧结得到.在变温Raman光谱的基础上,用Rietveld精修方法成功地确定了纳米钛酸钡陶瓷的晶体结构.在室温下,在30nm钛酸钡陶瓷中观测到四方相和正交相的多相共存.这种现象可以用相变产生的内应力来解释.  相似文献   
29.
通过具体工程讨论加固功能目标的确定、加固设计参数的确定和计算、加固方法的选择,提出了加固工程在后续设计使用年限内的地震作用、风荷载等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0.
为了提高金刚石与金属结合剂间的把持力, 将镀Ni金刚石在1050℃下处理1 h, 然后用浓硝酸清洗金刚石表面, 最后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制备铜基结合剂金刚石样条。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高温处理前后金刚石镀层表面形貌, 通过铜基结合剂样条的抗弯强度来评价金刚石与铜基结合剂间的结合力。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高温处理后镀层与金刚石间的物相。结果表明: 镀Ni金刚石经1050℃处理1 h后, 镀层基本上保持完整, 金刚石表面变粗糙; 铜基结合剂金刚石样条的抗弯强度从未镀金刚石的759 MPa增加到镀Ni金刚石的791 MPa, 再增加到高温处理镀Ni金刚石的833 MPa, 说明金刚石与铜基结合剂间把持力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