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50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51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33篇
建筑科学   26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42篇
水利工程   2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5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8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21.
为解决荧光基线对定量基因扩增仪(PCR)样本偏差校准结果的影响,文章提出了一种适用的计算思路及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实时荧光PCR仪绝对定量计算模型,得到基线对样本示值误差的影响计算公式。为验证该方法,采用外标绝对定量的实验方法,得到不同荧光基线条件下的样本偏差拟合曲线。通过此方法计算出最优荧光基线,并对PCR仪进行调整后得到较小的样本偏差。  相似文献   
422.
苦荞麦不同部位代谢轮廓及活性成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苦荞麦种子不同部位进行代谢轮廓分析,测定其不同部位的氨基酸、糖类、脂肪酸甲酯及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苦荞籽粒中芦丁、槲皮素、香草酸、对香豆酸、山柰酚及绿原酸6种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苦荞麦胚部代谢物的种类及含量均高于其他部位,总体上6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在麸皮中高于其他...  相似文献   
423.
基于排序的实数码遗传算法实现对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并对遗传参数作了一些改进.该算法使得搜索效率有很大的提高,有效避免了早期收敛.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该算法成功地实现了阵列天线的方向图综合.通过对阵列天线的阵元电流幅值进行优化,同样可以达到传统方法所能实现的效果.良好的仿真结果体现了遗传算法在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中的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424.
船用海水淡化装置产水量不足的故障排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水淡化装置广泛应用在远洋船舶上,满足船上动力设备运行和船员生活对淡水的需求.本文从海水淡化装置的工作原理出发,结合海上工作的实际经验,针对日产水量不足这一最常出现的故障,分析它产生的原因,提出切实的排除措施,供同行共勉[1,2].  相似文献   
425.
为弄清薏米醪糟发酵过程中代谢物形成机制及各环节的影响因素,研究薏米醪糟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薏米醪糟发酵过程中,共检测到49种小分子代谢物,它们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发酵初始检测到的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别不大,仅苏氨酸含量稍高。发酵24 h后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葡萄糖和半乳糖含量显著增加。除油酸和亚油酸以外,其它非游离脂肪酸变化不明显。游离脂肪酸中油酸、亚油酸、11-十八碳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下降,饱和脂肪酸呈增加、减少、增加的趋势。薏米醪糟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是基础代谢变化的主因。  相似文献   
426.
大麦发芽过程中蛋白质组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双向电泳技术监测大麦发芽过程中水溶蛋白质组的变化,明确大麦发芽过程中蛋白质组的变化规律,为麦芽制造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以澳麦“schooner”为研究对象,提取其水溶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析,结合分析软件监测大麦发芽过程中蛋白质组的变化.结果显示,本实验检测出大麦种子中大约有804种蛋白质,发芽过程中有424种蛋白质未发生变化,379种蛋白质降解消失或浓度降低,另有77种新的蛋白质产生.结果表明,进一步证实浸麦阶段主要是蛋白质的降解过程;发芽前期蛋白质的降解和合成转化较为缓和,发芽中期(48~72h)蛋白质的降解最为旺盛;发芽后期蛋白质的变化基本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427.
本文针对小通量快速核酸检测仪校准需求及结构特点,设计研制了一种多联孔快速核酸检测仪温度校准装置,能准确可靠地对8通量、16通量及以8通量为单元叠加的各类快速核酸检测仪进行温度校准。同时,在温度校准装置基础上,设计开发了自动校准软件,实现了校准任务流程化、自动化设计及历史校准任务管理,可更加高效地开展校准工作。  相似文献   
428.
本文从乳酸菌的培养条件和鱼骨发酵条件两方面研究,考察不同培养时间、不同培养温度以及不同摇床转速等培养条件对乳酸菌生长的影响;通过考察不同发酵时间、温度、不同乳酸菌接种量以及不同摇床转速等发酵条件对鱼骨发酵液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影响,制定最佳发酵条件。综合考虑将培养时间8 h,培养温度40℃,摇床转速180 r/min设定为乳酸菌最适生长条件。结果发现在发酵时间16 h,接种量8%,发酵温度40℃,摇床转速240 r/min条件下制得的鱼骨粉氨基酸态氮含量最高,鱼骨粉发酵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29.
为了进一步满足探月工程、深空探测和其他天文观测任务的需求,对设计初期只配置了一个S/X双频馈源的昆明40 m孔径全可动射电望远镜进行升级改造,研制了其换馈系统。在不改变现有天线结构及光路的基础上,拆除了原S/X双频馈源,安装了新的S/X双频馈源,并增加了C频段、Ku频段馈源;给出了换馈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实施方案,实现了3个馈源间自动快速可靠的切换。对馈源改造之后的天线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天线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所提升。馈源及换馈系统改造之后,大孔径全可动射电望远镜具有多频段接收能力,能够完成更多频段的天文观测和深空探测任务,提高了望远镜的观测效率和科研产出。  相似文献   
430.
针对p型SE-PERC单晶硅太阳电池的氧化现象,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太阳电池氧化位置和正常位置来分析氧化现象产生原因,然后分析太阳电池氧化区域微观图像上存在的黑点的元素成分,最后给出了预防太阳电池氧化的措施。分析结果显示:太阳电池氧化区域黑点的成分主要为硫元素,而太阳电池氧化实际上是银栅线位置发生硫化导致的。因此减少生产过程中硫元素的引入,可有效预防太阳电池发生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