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19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28篇
建筑科学   31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李磊  桑革  蒋刚 《材料导报》2008,22(4):76-78
综述了热浸镀铝近几年来的研究动态和研究热点.分析了镀铝层结构和生长机制、Si与C对镀层结构和镀层生长的影响、镀层高温抗氧化性能及Si对其影响.阐述了热浸镀铝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新方法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82.
为了便于对观察对象或试验结果进行定量的分析,必须进行土的变形测量。传统的土的变形测量方法,只局限于测量土体的宏观变形及边界区域的测量,不能透视土体内部的变形过程。采用无定型硅粉、硅胶以及卤水等透明材料来模拟自然土体,然后采用光学技术来研究透明材料以解决上述问题,并为以后研究地基承载力的破坏模式以及桩土之间相互作用等做准备。  相似文献   
83.
随着以智能电表为核心的智能电网快速发展,电力大数据吸引了用户、用电企业、政府的注意力.用电数据容易受到各种未知的随机干扰.探索了将自适应滤波技术引入电网信息监测.而由于用电负荷曲线复杂、不能给出一个具体的模型,利用量子递归神经网络构造了一个与模型无关的智能滤波器.最后提出了利用量子滤波器进行电力负荷预测以及利用测量误差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用户异常用电检测的设想.  相似文献   
84.
蒋刚 《计算机工程》2009,35(22):269-271
为实现在逆向工程中的点云空洞修复,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空间投影获得二维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做回归分析,获得残缺点的坐标参数,从而完成空洞修补,运用数字实验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修补效果,能够为曲面建模和数控系统G代码的生成提供完整的点云数据,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5.
高频振动时效的机理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振动时效的研究仅局限于低频激振的现状,研究了高频激振条件下材料内部残余应力的变化规律.采用微观动力学理论,将构件内部材料颗粒间的关系视为多自由度有阻尼振动系统,分析了构件在发生高频共振时残余应力消除的过程;通过低阶模态振型和高阶模态振型的对比分析,研究了高频振动时效在应力均化方面的作用.通过实验验证高频振动时效的可行性,并对比了不同频率激振条件下残余应力的消除和均化结果.结果表明,高频振动时效在消除残余应力及振后构件整体应力均化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
残余应力测量方法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蒋刚  谭明华  王伟明  何闻 《机床与液压》2007,35(6):213-216,220
针对残余应力测量的重要性,对目前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阐述了传统的测量残余应力的方法及其应用情况,介绍了几种新型的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指出残余应力的测量技术正朝着无损、快捷、在线测量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7.
介绍了自适应Huffman编码算法的原理。根据当前计算机的发展趋势,针对用自适应Huffman编码算法实现大型数据压缩时潜在两类溢出问题,分别从软件和硬件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用Visual C 编程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较好地验证了理论分析,并表明该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钚原子采用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RECP)SDD基组,氢、氧原子采用aug-cc-pVTZ全电子基组,优化了PuO2的分子结构,得到了相应的平衡几何构型。同时优化了Pu-H2O的4个稳定异构体。比较能量发现水分子易于解离,从而与Pu形成更稳定的结构。由于Pu与O原子的电负性相差很大易发生电荷转移,分子的稳定性主要源于Pu-O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电子-振动近似理论,计算了不同温度下金属Pu与H2O吸附与解离反应的生成热力学函数。计算表明,即使在低温下,H2O蒸汽分子也无法在金属钚表面形成分子吸附,相反,在金属钚表面水分子的解离可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89.
极限荷载下桩筏基础共同作用性状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自制模型槽,通过设计系列单桩带台与群桩的桩筏基础模型试验,研究了极限荷载下桩–筏板–地基土的应力与变形性状。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桩距桩筏基础极限荷载下表现出实体深基础性状;而大桩距桩筏基础,基桩先于板下土体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后续荷载基本由板下土体分担,验证了塑性支承桩理论。加载过程中,桩–土的荷载分担比不断变化,6d及以上桩距时,桩达到极限荷载后即趋于稳定。利用桩的极限承载力的桩筏基础设计,应考虑极限荷载与工作荷载下桩–土荷载分担比的不同性状差别。桩间距越大,桩对土体的侧向位移的"遮帘作用"逐渐弱化,板下土体的位移特征趋于天然地基的特征,桩端平面以下土体应力受板下土体分担荷载的影响越明显,6倍桩距可视为常规桩基与复合桩基的分界点。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