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27篇
机械仪表   21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用磁控溅射法在Si基底上制备了不同调制波长的SiC/W纳米多层膜。利用小角度X射线衍射技术(LXD),详细研究了其中典型的多层膜的调制周期性,各子层的厚度及界面平整度等界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磁控溅射法制备的纳米多层膜具有较好的周期结构及陡峭的界面梯度,由衍射峰位置计算出的界面不均匀度与子层厚度之比一般在5%以内。另外,对于小角度X射线衍射谱线中的所谓峰分裂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相似文献   
12.
X70管线钢在不同温度近中性pH溶液中的应力腐蚀破裂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浩  李光福  蔡珣  杨武 《金属学报》2004,40(9):967-971
采用慢应变速率实验(SSRT)研究了不同温度和电位下X70管线钢在近中性pH溶液中的应力腐蚀破裂(SCC)行为.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X70管线钢在近中性pH溶液中的开裂方式都是穿晶型的,具有准解理特征,并且随着外加阴极电位的降低,SCC敏感性增加,氢致开裂占主导.随温度的下降,溶液pH值略有降低,SCC敏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13.
CIS光伏材料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uInSe2(CIS)是一种光伏特性仅次于单晶硅的材料。CIS薄膜太阳能电池多年来保持着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世界记录,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关注。综述了近年来对CIS材料的理论与试验研究,系统总结了CIS材料制备方法、材料微观结构对光伏特性的影响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铸造铝合金激光表面改性金属-陶瓷梯度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5kW CO2横流激光器对铸造铝合金表面先后预置不同成分粉末进行两次激光辐照扫描,成功地制备了Ni/WC和Cr/WC表面改性梯度层,并运用XRD、EDXS和SEM方法对激光表面改性梯度层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分析。发现经第二次激光扫描过程后在激光改性梯度层中因合金元素之间的反应,产生了大量的金属间化合物,激光改性梯度层的组织除α-Al、Si和WC外,在Ni/WC激光改性梯度层中,金属间化 的主要为Al3Ni2和Ni3Al,Cr/WC激光改性梯度层的金属间化合物为Al9Cr4和Cr9Al17。另外,显微硬度测试表明,自基体至改性层表面激光改性梯度层内显微硬度呈现连续变化趋势,而单次激光表面合金化层在与革体的交界处存在硬度突变。  相似文献   
15.
Ni-P-SiC复合镀工艺及镀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了Ni-P-SiC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中第2相粒子浓度对Ni-P-SiC复合镀层镀速及显微硬度的影响,对比了纯NiP镀层和复合镀层膜基系统的结合力。结果表明,在SiC浓度为8g/L时,得到最大的镀速和硬度值,并且此时的膜基系统结合力要优于纯NiP镀层的膜基结合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300MW机组DEH系统阀门切换时出现负荷大幅度波动的现象,从流量特性曲线、运行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金属切削中加工尺度较小时,材料的尺寸效应、材料强化对流动应力的影响及毛刺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已加工表面质量及尺寸精度,甚至会导致工件报废。基于应变梯度理论,通过子程序嵌入到ABAQUS软件中,构建二维多晶切削模型来探究不同刀具结构对毛刺形成的影响,并清楚观察到晶粒的塑性流动及变形过程。在对该模型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后展开模拟分析发现,随着刀具前角的增大、切削刃钝圆半径的减小及倒角长度和倒角角度的减小,出口毛刺尺寸均会减小,而刀具后角的变化对毛刺尺寸影响极小,本研究为毛刺的控制及已加工表面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磁控溅射方法在不锈钢基底上沉积了不同厚度的硬质钛-硅-氮膜、氮化钛膜、碳化钛膜和类金刚石碳膜,并进行了划痕试验.结果表明:微米级厚层硬质膜的划痕试验呈现相同的规律,即划痕边缘在全过程中出现破裂和脱落,划痕中部先出现膜层弯折破裂,继而出现薄膜部分脱离基底,最后完全脱离基体;而亚微米级厚度类金刚石碳膜的划痕试验在加载早期就同时出现划痕中部的薄膜破裂和脱离,随后出现全部脱离;声发射讯号尖峰的强度、频率与微米级硬质膜破裂和脱落的程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而与亚微米级膜则无此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TiN膜具有硬度高、耐磨、耐腐蚀及其他优良的性能,在刀具、工磨具等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许多科技工作者都企图采用多种方法来进一步改善TiN薄膜,其中包括添加Al,Si,C,B等合金元素至TiN膜中,以改善起组织结构和性能。自从S.Veprek首先报道采用CVD的方法制备Ti-Si-N纳米复合膜后,由于Ti-Si-N膜具有nc-TiN/a-Si_3N_4组织结构,即纳米尺寸的TiN嵌镶在非晶Si_3N_4基体中,Ti-Si-N类纳米复合超硬膜以其高硬度、耐磨性、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采用钛硅复合靶,通过控制反应磁控溅射的各工艺参数制得了一系列Ti-Si-N膜,并借助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纳米压入仪和划痕仪对膜层的成分、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可方便地通过改变氮气分压的方法来调整Ti、Si元素含量比、微观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少量氮气的加入能制得纳米硬度高达53GPa的Ti-Si-N超硬膜,而随着氢气分压的增加,膜层中TiN相和Si_3N_4相的比例减小,纳米硬度逐渐下降,同时,TiN晶粒的平均尺寸也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20.
铸造铝合金激光表面重熔(LSM)改性层的组织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最大输出功率为10kW的连续横流CO2激光器对铸造铝硅合金表面进行快速辐照加热重熔,并快速冷却凝固处理,以获得深度达1mm以上的表面改性层。通过SEM、XRD、EDS和TEM研究了其表面改性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经过LSM处理后的表面改性层,组织明显细化,α-Al晶体中可固溶更多的Si原子,获得过饱和固溶体组织,另外,表面改性层的平均显微硬度在116 ̄203HV之间,而磨性明显高于基体材料,这是由于细晶强化和过饱和固溶效应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