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32篇
建筑科学   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4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1.
关集俱  陈锦松  吕涛  许雪峰 《化工进展》2019,38(10):4674-4683
将润滑剂硫化异丁烯(T321)填充到碳纳米管(CNTs)内以后制成复合物,再利用复合物制备了一种纳米流体切削液,研究了该纳米流体的分散稳定性、导热和黏度特性,分析了酸化处理时间、碳管微粒类型与浓度、表面活性剂、测试条件等对上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321填充CNTs时的填充率为25%左右,制备稳定分散纳米流体所需的两种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吐温-80(TW-80)的最佳复配比例为3∶7,复配活性剂与碳管的最佳比例为5∶1。当CNTs的酸化处理时间为9h左右,且在充分、稳定分散的条件下,复合物可使基液的热导率提高110%,CNTs的形状因子对热导率的影响最为显著。所制备的纳米流体为一种非牛顿流体,当活性剂质量分数为0.5%左右时,其动力黏度最小。与普通CNTs所制备的纳米流体比,复合物纳米流体的热导率更高、黏度更小,这是由于在CNTs的开口与内部填充过程中,其表面被化学修饰,使复合物在基础液中具有更好的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静电雾化微量润滑研究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量润滑作为替代浇注式供液冷却的可行性方案之一,得到了数十年的发展。然而,气动雾化微量润滑雾滴的表面能逐渐降低;射流的穿透力、吸附力和浸润性能不足,雾滴的漂移和飞溅丧失严重,加大了对环境的污染。静电雾化微量润滑是解决工业生产应用面临技术瓶颈和环保压力的有效方式。首先,系统综述了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关键装置、赋能原理与绿色雾化介质(纳米生物润滑剂)。其次,揭示了微液滴的雾化性能对切削区浸润性能的影响机制,并从荷电液滴静力学的角度阐述了静电雾化微量润滑优异的雾化性能,通过表征雾化介质的荷电性能分析了不同参数对雾化能力的影响机制。进一步地,基于纳米生物润滑剂的脂肪酸分子结构、黏度等理化性质,以及荷电液滴表面状态、空间多能场等,揭示了静电雾化微量润滑改善液滴浸润、渗透以及成膜性能的作用机制,并综述了其在车削、铣削、磨削等工况下对降低刀具磨损、提高加工表面质量的优异性能。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到:静电雾化优异的雾化特性以及纳米生物润滑剂独特的润滑传热机制,不仅降低了加工环境油雾浓度,还提升了微量润滑的加工性能,具体表现在,与传统微量润滑相比PM2.5/PM10降低约6.2%~68.3%,刀具寿命增加约48...  相似文献   
13.
利用超细磨粒的电泳效应实现一种磨削技术称之为电泳磨削,通过超细磨粒电泳吸附层的研究,提出了自切深进给电泳磨削新工艺,即在机床无切深进给的条件下利用吸附在磨具上的磨粒层本身厚度的增加来实现微量进给。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表明,在普通磨床上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同时还可以实现μm级的磨削深度。  相似文献   
14.
XK717数控铣床床身结构的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XK717铣床床身为研究对象,比较了采用不同筋板型式床身的动态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依据零件的振型特点,选用相宜的筋板型式,可明显提高其动刚度。同时本文通过对床身筋板厚度、设计参数和壁板厚度对固有频率的灵敏度分析,找出了对该类型铣床床身结构动态特性影响较大的设计参数,使机床床身的设计既能保证有较好的结构动态特性,又能达到使其重量最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动态潮汐能是一种新型的潮汐能开发方式,由荷兰海岸工程师Hulsbergen和Steijn提出,具体为建立一个长度为几十千米以上且垂直于海岸线的T型坝,使沿岸的潮汐波变形,从而在坝的两侧产生水头差,可用于潮汐能发电。不同的大坝尺寸会产生不同大小的水头,理论公式和数值模型均被用于计算该水头大小。本研究利用Kolkman公式和平直海岸二维潮流模型,分别计算了作用在大坝上的动态水头并进行无量纲处理,对比发现两种方法获得的结果较为接近。其中采用Kolkman公式所获结果略小,说明在开阔海域中海底阻力对动态潮汐能起次要作用,Kolkman公式忽略阻力项的算法是可行的,理论公式也同样能够反映潮汐和大坝的相互作用,通过Kolkman公式和数值模拟结果的互相验证,可以提高水位差的计算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为得到低变性的脱酚食用棉籽蛋白粉,文中采用含水乙醇和石油醚混合溶剂对棉籽中棉酚和油脂进行同时提取,对影响棉酚和油脂提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棉籽粉中棉酚脱除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提取次数、料液比、溶剂比和提取温度。最优参数组合为,采用80%乙醇水溶液与石油醚混合溶剂,在溶剂比为1.5:1,棉籽粉与溶剂之比为1:10(g/mL),于30℃水浴中,重复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棉籽粉中游离棉酚和油脂的脱除率分别为97.82%和95.57%。所得脱酚棉籽粉色浅黄,其中残留游离棉酚26.38mg/100g,总棉酚83.52mg/100g,残余油脂0.92%。达到食用棉籽粉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7.
以苯代三聚氰胺甲醛(BGF)微球为内核,用阳离子型聚电解质PDADMAC、阴离子型聚电解质PSS为表面改性剂,利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出不同包覆结构的n-SiO2/BGF和PEi-BGF/SiO2复合磨粒。利用TEM表征两类复合磨粒的吸附情况,并与传统单一SiO2磨粒抛光液、BGF+SiO2混合磨粒抛光液进行实验比较。通过聚合物表面的交替吸附层数、游离磨粒浓度对比两种复合磨粒抛光液对抛光的影响。抛光试验表明,复合磨粒抛光液的材料去除能力明显优于单一磨粒抛光液和混合磨粒抛光液;在两类复合磨粒抛光液对比中,当SiO2磨粒质量分数为5%时,3-SiO2/BGF和PE5-BGF/SiO2复合磨粒抛光液材料去除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69 nm/min和361 nm/min。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汉莲牌红曲灵芝丹参胶囊的服用安全性开展毒理学研究。方法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和相关规定,首先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最大给药量实验法(maximum tolerated dose,MTD),然后进行遗传性毒性试验,包括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最后进行大鼠30 d喂养实验来评价其毒理学安全性,以2670.0、2002.5、1335.0 mg/kg·bw三个剂量,观察大鼠体重、增重量、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给最大给药量(30000 mg/kg)的样品灌胃后,未见中毒症状,无动物死亡;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3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 d喂养试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大鼠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品在本实验范围内无毒,无遗传性产品,可以作为降血脂保健食品用于人体。  相似文献   
19.
获取了研究海域工程实施前和实施后3个月的扫海地形图,并分析堵坝工程实施后短期的冲淤变化,在此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二维的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和悬沙沉降方程计算冲淤量.模型中引入了参数β对悬沙沉降方程进行了简化并求解,计算结果较好地拟合了实测的短期冲淤变化量及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的参数选取是合适的,预测模型能一定程度上反应真实...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静电喷雾润滑液滴的粒径分布特性,将图像识别检测技术应用到荷电润滑液滴的粒径测量中.开展了采集图像中液滴区域的特征抽取和识别分析,建立了液滴的平面二维直径和空间三维直径的转换关系,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气雾液滴粒径分布特性的检测方法.在建立液滴采集装置的基础上,进行了气雾不同截面液滴的采集和识别试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静电电压升高,喷雾索特平均直径减小,雾滴颗粒趋于均匀,雾化质量明显改善;在距喷嘴60 mm~140 mm的3个截面上,随着距离的增加,雾滴索特平均直径增大,雾滴趋于发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