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9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208篇
电工技术   360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40篇
化学工业   340篇
金属工艺   427篇
机械仪表   394篇
建筑科学   386篇
矿业工程   279篇
能源动力   97篇
轻工业   295篇
水利工程   160篇
石油天然气   234篇
武器工业   77篇
无线电   3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8篇
冶金工业   255篇
原子能技术   49篇
自动化技术   565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喷射沉积快速凝固技术制备了Al-17Si-5Fe-2Mn-2Ni-3.5Cu-1Mg-1V合金,利用金相、X射线衍射和SEM等测试方法分析了合金的组织特征、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喷射沉积合金的组织由大量弥散分布的粒状相、少量块状相和共晶基体组成。挤压态合金经300℃不同时间加热后,初晶Si相没有明显的粗化,热稳定性良好;合金经热挤压后,室温极限拉强度达232.2 MPa,经T6热处理后极限抗拉强度提高了17%,达271.3 MPa。  相似文献   
72.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纯铝在静高压作用下凝固过程温度场的变化情况。首先建立了温度场的数学模型,根据压力与金属熔点的关系,将压力作用到凝固过程的温度场上。模拟结果表明:压力越大,纯Al开始凝固的时间越早;在凝固过程中,压力越大,对应的温度变化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73.
介绍了"第四届中国国际压铸会议"关于铝合金压铸学术交流概况,分铝合金压铸工业迅速发展,不断发展的铝合金低压铸造技术,发展中的铝合金挤压和半固态技术,铝合金高压铸造工艺和设备不断完善及计算机技术在铝合金压铸中的应用等5个部分对会议论文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4.
在Pro/E环境下对初步设计的夹钳机构进行建模、装配及运动学仿真分析,发现模型运动学特性较差.为改善夹钳机构的运动学特性,将模型通过Mechanism/Pro接口程序导入ADAMS中进行优化设计,并在ADAMS中得到了改进机构模型的方法.在Pro/E下改进机构模型并再次进行运动学仿真,验证了改进结果的合理性.仿真结果表明,利用Pro/E和ADAMS联合仿真的方法可以为机械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5.
袁晓光  黄宏军  李荣德  曹阳  苏仕方 《铸造》2006,55(10):1024-1028
介绍了“第五届中国国际压铸会议”关于压铸学术交流概况,对压铸生产的发展状况,铝合金压铸、半固态技术的发展,镁合金压铸、半固态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压铸中的应用、挤压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其它方面等6个部分的会议论文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未来压铸行业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6.
论述了水射流切割(含磨料水射流)技术的实施原理、系统组成、水射流结构、材料去除机理及主要切割参数和切割效能,介绍了其特点和应用范围。针对国内外水射流技术现状,指明了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和研究势态。  相似文献   
77.
用高能量密度脉冲等离子体于室温下在氮化硅陶瓷刀具上成功沉积了高硬耐磨的氮化钛涂层。薄膜厚度用光学显微镜和俄歇电子能谱仪测定,薄膜元素和相组成与分布分别用俄歇电子能谱仪、X光电子能谱以及X光衍射仪测定,薄膜微观结构用扫描电镜观察,薄膜表面粗糙度用光学显微镜测定,薄膜力学性能由纳米压痕实验和纳米划痕实验确定,薄膜的磨损性能用上业条件下的切削实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化条件下,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很好,纳米划痕实验临界载荷达80mN以上;氮化钛涂层具有很高的硬度和杨氏模量,分别达28GPa和350GPa以上。涂层刀具用于HB达2200MPa—2300MPa的HT250钢切削实验表明,刀具耐磨损能力增强,寿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8.
采用动态蒙特卡罗(KMC)方法研究物理气相沉积(PVD)制备薄膜过程中基板温度对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并用分维理论研究薄膜表面的复杂程度。该KMC模型中既包括入射原子与表面之间的碰撞,又包括被吸附原子的扩散。模拟中用动量机制确定被吸附原子在表面上的初始构型,用分子稳态计算(MS)方法计算扩散模型中跃迁原子的激活能,用红黑树选择跃迁路径并更新系统跃迁机率。研究结果表明:基板温度大于500K时,薄膜表面分维均小于2.04,表面光滑,而当基板温度小于500K时薄膜分维随基板温度降低而增大,表面随基板温度升高变得越来越粗糙,直到基板温度降到250K时,分维达到最大的稳定值2.32,表面情况非常复杂,具有细致的皱褶和缺陷。分维与基板温度之间的关系说明高基板温度有利于分维小、表面光滑薄膜的制备,而低基板温度使薄膜分维增大、表面结构更加复杂。该研究结果与基板温度对PVD薄膜表面粗糙度影响的研究结果趋势上一致,分维能更细致地评价薄膜表面的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79.
以云母微晶玻璃陶瓷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和分析,设计了一种金属热防护系统承力结构件,对可加工陶瓷的结构件进行了优化设计;对可加工陶瓷结构件在热、力载荷以及热力耦合下的陶瓷承力件的热流、温度以及应力的分布进行了分析。通过优化调整结构件的形状,最大应力值分别降低了14.8%和30.64%,最大热流值分别降低了7.65%和6.73%。分析表明,此种模拟方法,能够直观的考察结构件内部在各种载荷下的参数分布,并通过优化,可获得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80.
梁晓光 《铸造技术》1992,(4):21-23,43
弹簧盒属于铁铬配件,技术条件要求较高并要求进行水压试验、通过对其工艺过程的总结,将为我们今后生产类似的薄壁、结构复杂、芯子难以固定的阀类件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