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5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篇 |
综合类 | 16篇 |
化学工业 | 26篇 |
金属工艺 | 42篇 |
机械仪表 | 17篇 |
建筑科学 | 16篇 |
矿业工程 | 22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8篇 |
水利工程 | 9篇 |
石油天然气 | 17篇 |
无线电 | 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2篇 |
冶金工业 | 10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喷射成形7055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室温拉伸、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载荷应力和浸泡时间对7055铝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应力载荷的提高、腐蚀时间的延长,试样的强度并未出现明显的下降,但材料的塑性明显降低。腐蚀应力越接近材料的屈服强度,塑性下降越明显,抗拉应变和延伸率均降低,在腐蚀液中,极化曲线测试也表现出同样趋势。试样表层部分区域有明显的点蚀和晶间腐蚀空洞。拉伸时,腐蚀缺口处会产生明显的应力集中成为起裂源,导致材料塑性下降,从拉伸断口分析可知,断口边缘被腐蚀区域为明显的沿晶断裂。 相似文献
42.
采用室温拉伸、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不同恒载荷条件下7055铝合金型材的应力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腐蚀周期内,随着应力腐蚀载荷的提高,试样的强度并未出现明显的下降,而塑性下降40%。应力腐蚀载荷越接近材料的屈服强度,塑性下降就越明显,抗拉应变和延伸率均有降低。应力腐蚀试样表层部分区域有明显的点蚀、沿晶腐蚀空洞和裂纹;拉伸时,腐蚀缺口处会产生明显的应力集中而成为起裂源,拉伸断口边缘被腐蚀区域为明显的沿晶断裂。 相似文献
43.
采用燃烧合成法成功制备了CoCr Mo合金。燃烧合成的合金是由钴的两种固溶体组成,分别为密排六方的ε-CoCr Mo相和面心立方的γ-CoCr Mo相;渣相主要为Al2O3;合金的微观结构为铸态树枝晶,并且存在枝晶偏析现象,枝晶上富钴,枝晶间富钼,铬分布比较均匀;此外,燃烧合成过程中可能产生马氏体相变使γ-Co相转变为ε-Co相,并且在马氏体片中出现了带状亚结构。 相似文献
44.
45.
46.
47.
螺杆泵定子与转子间接触压力对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而定子与转子间过盈量和工作压力对螺杆泵定子与转子间接触压力有重要影响。建立螺杆泵的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螺杆泵装配条件下不同过盈量(0.4~0.7 mm)和工作压力(0.03、0.06、0.09 MPa)对螺杆泵定子与转子接触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过盈量的增大,定子与转子的接触压力增大,定子与转子的接触面积也随之增大,且接触压力的最大值出现在密封线吸入端的螺旋段部分;但随着过盈量的增加,接触压力的增大趋势变缓;定子与转子的接触压力随着工作压力的提高而增大,工作压力导致螺杆泵的最大接触压力向排出端偏移,接触压力的最大值出现在靠近介质排出端的螺旋段上。 相似文献
48.
Co-Al-W合金是由γ′-Co3(Al,W)相沉淀强化的新型钴基高温合金。为了研究合金元素Mo、Nb、Ta和Ti对Co-Al-W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THT07-135型摩擦磨损试验机、SEM等方法研究合金化Co-Al-W合金的室温摩擦磨损性能,并与钴基Stellite6合金相比较。研究发现,9.8W合金的摩擦系数比钴基Stellite6的小。合金元素Mo、Nb、Ti可适度降低9.8W合金的磨损失重和摩擦系数,提高其耐磨性能。Mo、Ti和Nb元素对提高9.8W合金的耐磨性能效果较好;Ta的效果不明显。Co-Al-W合金主要发生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但Stellite6合金主要发生剥层和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49.
采用燃烧合成-热压工艺制备热电材料β-FeSi2,研究了热压温度和热压压力对铁硅间化合物相变的规律.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合成的铁硅间化合物的相组成及其微观结构形貌.结果表明:当铁硅原子比Fe∶ Si为1∶3,添加0.50 at%的Cu时,燃烧合成的产物主要为α-Fe2Si5和Si.热压温度为760℃时α-Fe2Si5完全转变为β-FeSi2,且压力的升高有助于β-FeSi2生成和产物致密度的提高.α-Fe2Si5分解发生共析反应时,部分Si固溶于β-FeSi2内形成了β-FeSi2合金.另一部分Si微粒粘附于β-FeSi2颗粒上,Si在β相的弥散分布可提高热电优值.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