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6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2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主要研究了双催化层阳极的稳定性,考察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在623h寿命测试过程中的运行规律和性能衰退因素,探索了恢复电极性能或缓解电极性能衰退的方法。结果表明,对阳极催化层进行电位扫描(Potentialsweep),可以氧化去除催化剂表面的吸附物种,一定程度上恢复电极性能或缓解电极性能衰退过程。电池寿命测试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散射X射线谱(EDX)分析结果说明双催化层阳极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2.
南京电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两根百万伏特高压穿墙套管近日交付用户。这是国内首次研制成功百万伏特高压穿墙套管,填补了国内空白。至此,国网、南网的三个特高压国家实验室均装备了南京电气自主研制的特高压穿墙套管。  相似文献   
63.
64.
赵新生 《资源再生》2008,(10):24-26
介绍了目前世界上采用废杂铜火法精炼生产光亮铜杆的最新技术和设备.国内一直认为火法精炼杂铜很难达到高导电铜的标准,特别在几种杂质大量存在,并且变化无常时.普洛佩茨一拉法格公司FRHC火法精炼技术在此领域实现了突破.该项研究成果包括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确定工艺参数和特种添加剂,以及有选择性的进行二次精炼等技术.它的精髓和核心是调整杂质成分和氧的质量分数,而不是最大限度的去除杂质.同时作者对该项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5.
赵新生  刘渝洲 《城市建筑》2014,(17):389-390
上盖物业开发是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是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政策因素三者的结合。本文从政策科学研究角度出发,指出政策层面的因素是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的关键因素。并结合实践,归纳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在宏观决策、规划、国土、融资等方面涉及的相关政策,并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6.
介绍了企业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并详细阐述了如何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7.
68.
基于信息熵的自适应阈值视频镜头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的自适应阈值视频镜头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提取图像的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然后利用信息熵方法来实现对突变和渐变镜头边界的检测,并根据滑动窗口中差值的分布来动态计算局部阈值,提高了镜头边界检测算法的精度。该方法能较好地检测出镜头突变,对渐变镜头也能达到检测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出视频镜头边界。  相似文献   
69.
在Word2000的【绘图】工具栏上,【绘图】按钮提供了文字环绕、绘图网格、叠放次序、组合等多项实用功能的菜单(如图1所示)。菜单中有一个“绘图网格”的选择项,在对含有图形的文档进行版面编排时,它能帮“大忙”,可别冷落了它哟!图文并茂的文档更引人入胜,为使文档的版面布局更趋美观大方、整洁合理,常需要对文档中的图形进行编排。由于图形位置和大小的变化是不连续的,当用户修改图形的位置和尺寸时会发现,有时候觉得很不方便。加上受页面和版式限制,图形的编排既麻烦又难以得到理想的效果,有的用户干脆放弃图形的编排…  相似文献   
70.
为查清喀什盖孜河水源地地下水“跌水”的成因,并为该区的水资源规划和地下水开采提供依据,在收集前人地理、地质和水文成果及现场勘察所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运用相应的数字图像处理软件(GIS),对研究区的构造背景、新构造运动及地层进行了系统分析;从地学和地下水动力学方面研究了喀什盖孜河水源地地下水“跌水”的形成原因,预测了其发展演化趋势,可为水源地选取、水井布置及确定开采方案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