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近些年水平井在海上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大规模开发起步晚、资料录取较少以及钻遇岩性相对单一等原因,水平井在储集层定量描述中系统应用较少。以秦皇岛32-6油田为例,综合运用测井、地震、水平井探边等资料,结合水平井实钻信息及经验公式,在进一步完善精细地层格架的基础上,定量给出了曲流河单期河道(四级构型)和点坝内部侧积体(三级构型)的识别标志及关键几何参数,建立了秦皇岛32-6油田定量地质知识库,以此为基础建立油田更为精细的三维地质模型,并进行了油藏数值模拟。油田南区历史拟合结果显示,区块和单井拟合符合率超过90%,拟合精度大幅提升。该研究方法在秦皇岛32-6油田取得了明显效果,为类似油田储集层定量描述及剩余油预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2.
周晓华  潘杨  陈茜茜  邓猛  郑莹  夏健伟 《化工学报》2016,67(10):4439-4445
采用新型强化生物除磷工艺--污泥转移SBR处理合成废水,探讨胞外聚合物(EPS)在工艺强化除磷过程中的作用。当污泥转移量为0、15%及30%时,污泥中的EPS含量分别为(108.14±9.68)mg·(g MLSS)-1、(128.17±1.45)mg·(g MLSS)-1和(123.35±22.98)mg·(g MLSS)-1;工艺的除磷率分别为82.14%±0.85%、96.35%±1.25%及98.99%±0.98%,反应末端EPS中TP含量占污泥中TP的比重分别为27.9%±2.55%、57.23%±2.33%和63.88%±2.87%。此外,污泥中EPS在该工艺的好氧吸磷过程中吸磷量分别为(2.04±0.32)mg·(g MLSS)-1、(5.90±0.38)mg·(g MLSS)-1和(6.00±0.52)mg·(g MLSS)-1,在污泥吸磷量中的贡献率均达到9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污泥转移SBR工艺中随着污泥转移量的增大有利于提高EPS中的磷含量,从而提升了工艺的除磷性能,EPS在该工艺的吸磷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但污泥转移对污泥中EPS含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3.
在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基础上,采用去压实和古水深校正方法对渤海X油田沙二段沉积后古地貌进行了恢复,划分出沟谷、凹陷、斜坡和凸起等4种地貌单元,并对地貌单元控制下的储层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沟谷、凹陷单元砂体厚度大,泥质成分少,压实、胶结作用弱,溶蚀作用强,储层物性好。凸起单元砂体厚度小,泥质成分多,压实、胶结作用强,溶蚀作用弱,储层物性差。斜坡单元砂体厚度较大,迎主河道方向,水动力较强,泥质成分较少,储层物性较好;而背对主河道方向,受凸起遮挡,水动力较弱,泥质成分较多,储层物性较差。生产动态数据表明,沟谷、凹陷单元钻井产能高,凸起单元钻井产能低,斜坡单元迎主河道方向钻井产能较高,背对主河道方向钻井产能较低。此外,综合考虑砂岩厚度、古水深和比采指数等因素,预测有利储层分布区域3个。  相似文献   
24.
福泉市高车水库大坝为细石混凝土砌毛石双曲拱坝,其特点开挖方量和坝体方量较小,在开挖的过程中很难保证开挖尺寸,一旦控制不好,不是欠挖就是超挖,这样不利于保证施工进度,也不利于成本和质量控制。本工程采用微差V型爆破方式进行开挖。施工进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5.
分析了时效温度(400~550℃)和时效时间(0~8h)对铜镍硅锌镁合金导电率的影响,推导了导电率和新相析出率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Avrami相变动力学经验方程推导出了试验合金在400~550℃时效时的相变动力学方程和导电率方程,并计算出该合金在不同温度下时效时的相变开始和结束时间。结果表明:在时效初期,试验合金的导电率迅速上升,之后趋于平缓;温度越高,时效相同时间后的导电率越高;导电率和新相析出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以用导电率的变化来间接反映相变过程;根据导电率方程计算得到的导电率与试验结果吻合;试验合金在500℃时效时的相变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最短,分别为0.34,7 083.23s。  相似文献   
26.
采用熔铸法制备Zn-0.9Cu-0.026Ti合金,并进行轧制处理,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合金的组织,研究了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Zn-0.9Cu-0.026T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和H62黄铜软态的性能做了比较。结果表明,Ti元素添加,使锌合金产生严重的成分偏析,但提高了合金的强度和硬度;经过80%形变和热处理,Zn-0.9Cu-0.026Ti合金的显微硬度有所提高,抗拉强度达到210~350 MPa,伸长率达到80%~98%,再结晶温度达到180~240℃,成分偏析得到明显改善,部分性能达到了H62黄铜软态的性能。  相似文献   
27.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对Cu-0.90Cr-0.18Zr合金在变形温度为500~800℃、应变速率为0.01~1 s-1变形条件下进行热压缩变形实验,研究该合金的流变应力、本构方程及动态再结晶临界条件。结果表明:Cu-Cr-Zr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计算出该合金的热变形激活能为584.87 kJ/mol并构建本构方程;利用合金的lnθ-ε曲线出现拐点及-(lnθ)ε-ε曲线出现最小值来研究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  相似文献   
28.
煤矿工业电视信号因受各种干扰而不能正常显示画面的情况时有发生,文章对视频同轴电缆传输的抗干扰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几种煤矿工业电视信号干扰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9.
根据当前钻井施工对旋转控制头设备的性能要求及相关标准,进行了旋转控制头试验方案的设计。通过对密封压降、轴承和动密封件温度、驱动扭矩的监测,综合确定旋转控制头的工作性能。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试验数据采集程序的设计,据此进行旋转控制头采集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存储,为旋转控制头的结构优化提供试验依据。同时可以根据本试验方案,完善我国旋转控制头设备的试验要求,提高设备准入标准,更加客观地评定旋转控制头的质量。  相似文献   
30.
为了解决四川须家河组复杂地质条件下机械钻速慢、进尺少、井塌等事故发生率高等问题,在分析该地层岩层特性的基础上,针对龙17井岩样进行了岩石力学性能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3种不同齿形与须家河组地层特性岩石接触的有限元仿真研究,得到了各齿形压入速度、压入深度和破碎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为须家河地层钻头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成果有利于提高该层位的机械钻速,降低事故发生率,以加快该地区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