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6篇
轻工业   6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隔膜计量泵数显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隔膜计量泵普遍存在计量精度不高、流量显示不直观、可靠性较差、生产工艺要求却不断提高等矛盾,设计了一套与现代控制技术相结合、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数显隔膜计量泵产品。  相似文献   
22.
影响泵用机械密封外部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泵用机械密封的实际应用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机械密封的实际密封效果不仅与机械密封自身的性能有关,且与其它零部件提供的条件以及密封辅助系统提供的条件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在设计泵机组产品时,要为机械密封的使用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23.
基于单片机的计量泵流量控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计量泵普遍存在流量显示不直观,计量不精确,流量大多手动现场调节,产品难以满足现代工业生产工艺水平与技术要求等现状,开发设计了一种能直接显示计量泵流量值,可现场设定、控制流量和总量大小的计量泵流量控制器。为今后利用先进测控技术改造传统计量泵做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4.
利用FLUENT软件的动网格技术,通过对转子泵出口球阀的运动特性及转子泵内部流场进行仿真计算和可视化分析,得到出口球阀运动参数的变化曲线和转子泵内部流场的分布情况。仿真分析结果表明:3组球阀的速度、升程、受力随转子的转动呈周期性变化;由于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不同,所得仿真曲线与球阀运动规律的数学模型计算曲线有所不同,但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在转子相互啮合区,压力值最小,变化梯度最大,且最小值随转子的转动而变化。  相似文献   
25.
为了研究余隙容积对往复式混输泵液力端排出特性的影响,根据活塞运动规律和泵阀运动微分方程,运用动网格生成技术更新流体区域变形后的网格,对往复式混输泵的排出过程进行三维动态数值模拟。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排出过程各个时刻流场的变化情况,探讨了余隙容积对腔内升压、瞬时流量和排出阀开启滞后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液混合介质工况下,余隙容积的存在延长了内压缩过程,造成升压过程滞后、介质排出过程集中于压缩行程后半段和排出阀开启滞后角增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在设计、制造中应尽可能减小余隙容积。  相似文献   
26.
27.
为了研究往复式油气混输泵出口单向锥阀对多相介质流动特性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阀的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求解,并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流场模拟,分析获得了阀芯锥角对流量系数、稳态液动力和阀出口附近介质相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阀芯锥角下,气液比对流量系数的影响可以忽略;综合考虑流动特性,阀芯锥角取90°会有较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
利用VOF法建立了混输泵出口单向阀内流场的气—液两相流CFD模型,采用UDF及动网格技术,研究了介质不同含气率下弹簧刚度对出口单向阀开启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弹簧刚度的增大,单向阀最大开启高度降低,开启滞后时间稍有增加;介质含气率变化对阀芯开启滞后影响明显,随含气率的增加,阀最大开启高度大幅降低,开启滞后时间增加,且随含气率增大,弹簧刚度的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29.
建立了往复式注聚泵锥阀简化后的二维轴对称流场几何模型,给定进口阀的边界条件,利用Fluent软件对不同高粘度介质、不同最大开启高度下的锥阀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介质粘度、最大开启高度与阀进出口压差、阀隙流速、流量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随着介质粘度的增大,阀进出口压差增大,流量系数减小,而阀隙流速基本不变;随着最大开启高度的增大,进出口压差减小,阀隙流速减小,流量系数增大.该研究可为往复式注聚泵锥阀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蒸汽冷凝后的热水回收工况十分复杂,一般离心式、往复式泵均难以适应这种特殊工况。磁力换向机构是新型冷凝液回收泵(ZL200410016693.X)的关键设备,具备优良的汽蚀性能和流量自调特性,能够可靠、高效地回收冷凝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