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4篇 |
综合类 | 6篇 |
化学工业 | 15篇 |
金属工艺 | 3篇 |
机械仪表 | 10篇 |
建筑科学 | 8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4篇 |
水利工程 | 2篇 |
石油天然气 | 2篇 |
无线电 | 1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篇 |
冶金工业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提出在传热管内插入圆柱状丝网管调控流场进而强化传热的方法。通过在管内同心插入圆柱状丝网管,将流通截面分成中心区和环隙区,流体流经丝网入口处时受到阻力较大,大部分流体流向环隙区,使得速度场受到调控。环隙区与中心区内冷热流体掺混,强化传热。为验证这一思想搭建强制对流换热实验台,以去离子水为工质,Reynolds数为2392~20175,热通量为50.18~282.88 kW·m-2。通过对局部、平均Nusselt数及摩擦压降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同光管传热相比,插入丝网管后平均Nusselt数提高,传热强化系数为1.21~1.84,且最大强化系数发生在过渡流内。入口段强化效果明显,局部传热强化系数最高可达到2.64。而强化传热的同时摩擦压降增大6.1~10.6倍。同时对该结构的传热强化机理进行分析:流场受到丝网管的调控作用,进而强化传热。 相似文献
23.
邢峰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22(7):2103-2105
针对乘用车车身结构振动抑制问题,采用基于蚁群算法的参数自适应PID控制器,以压电元件为测量和控制元件,进行了振动主动控制仿真和实验研究;首先对白车身结构进行实验模态分析,确定了压电元件的布片位置并确定压电控制的传递关系,然后设计基于蚁群算法的PID参数自适应控制器,制定了控制方案,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最后搭建试验平台,以某国产乘用车白车身为被控结构,进行了车身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系统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施加控制时车身的振动幅值较未施加控制时大幅减小,在振动幅值较大的低频区域,其振动幅值明显降低;从而验证了应用基于蚁群算法的参数自适应PID控制技术,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车身的振动幅度,而且对传统控制方法控制效果不佳的振动低频区域,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4.
25.
一、引言随着微波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固体化相控阵天线的设想,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为了适应这种需要,60年代初,人们开始探索小型化快速扫描元件,从而推动了对半导体PIN二极管移相器和铁氧体微带移相器的研制。至今,已经有许多作者报道了 相似文献
26.
27.
针对蓄电池-超级电容双能量源存储系统能量管理建模问题,对双能量源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了蓄电池-超级电容纯电动汽车的四种工作模式,车辆行驶中的阻力功率,能量管理系统的功率以及运行约束条件,对能量管理系统进行了建模研究,给出了双能量源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数学模型,并提出了能量管理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8.
29.
状态变量分析法是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中的一类重要方法,但复杂的建模过程限制了其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对于配电网等大规模系统而言必须考虑易于程序实现的一般性建模方法。提出了一种面向有源配电系统电磁暂态仿真的状态空间自动建模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充分考虑了当前配电网络的实际结构特点与元件特性,并通过选取适当的状态变量保证了模型规模较小、模型性质满足分析需要,同时特别易于算法的程序自动实现,为各种基于状态变量分析的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分析、计算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
针对Innovene工艺聚丙烯装置在使用国产催化剂时存在的反应器内温度波动、聚合物中细粉含量较高以及聚合物结块等问题,在42 kg/h气相聚丙烯中试装置上进行了连续预聚合的研究。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催化剂进行连续预聚合处理后,反应器内温度的波动幅度减小,聚合物中细粉及块料的含量明显降低,同时催化剂的活性有所提高。根据中试试验结果,开发了工艺包,并在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00 kt/a的Innovene工艺聚丙烯装置上进行了技术实施,工业应用结果与中试试验结果完全吻合,连续预聚合技术对于提高装置的操作稳定性及降低装置的生产成本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