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2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81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8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丙烯酸类共聚物在纳米Y-TZP粉体上的等温吸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化学需氧量(COD)法测定了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在纳米Y-TZP粉体表面的等温吸附状况.吸附量随pH值的降低而增加.较低pH值下;离子强度对吸附量几乎没有影响;而较高pH值下,离子强度的升高会显著增加吸附量.Ca2+可改变表面共聚物的吸附构型,因此其存在会显著增加吸附量.红外光谱分析证明,共聚物的吸附是通过羧基与粉体表面金属离子的成键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72.
TiO2在MCM-41内表面单层及双层分散的结构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以有机物钛酸丁酯为前驱体,合成了TiO2呈单层分散状态(Ti/Si=0.20)或双层分散状态(Ti/Si=0.39)的介孔分子筛MCM-41(Si/Al=35),并以XRD,FTIR,N2吸附-脱附,固体UV-vis漫反等表征手段对其结构特征的氧化钛分散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O2在介孔分子筛MCM-41孔道中分散,MCM-41骨架结构结晶度降低,但是附着二层TiO2后,仍能保持长程有序结构;TiO2与MCM-41骨架结构结果度降低低,但是附着二层TiO2后,仍能保持长程有序结构,TiO2与MCM-41孔道表面的SiO2比化学键连接,生成Si-O-Ti键;无论是单层还是双层分散的TiO2在MCM-41内孔壁均匀分散,且由于TiO2粒子的减小使其对紫外光的吸收发生明显的蓝移现象。.  相似文献   
73.
金属Pt团簇在氧化钛修饰MCM-41中的组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珊  高濂  郭景坤 《无机材料学报》2001,16(6):1235-1238
采用光沉积的合成方法将纳米金属Pt组装于氧化钛修饰MCM-41孔道中,并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XRD、XPS、UV-vis、N2吸附-脱附等结构表征.光电子能谱表明组装的Pt呈金属状态;N吸附-脱附数据表明组装于孔道中的Pt虽然使MCM-41的BET比表面和孔容下降,但是由于Pt的组装量较小,使其对孔径分布的影响较小.由于Pt的引入,使其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吸收光谱与氧化钛修饰的MCM-41不同.  相似文献   
74.
利用非均相沉淀包裹技术,在铝无机盐溶液中制备出氧化铝前驱体包裹纳米镍颗 粒的复合粉体,并通过能量发散能谱(EDS)以及俄歇电子能谱(AES)研究包裹粉体的成分构 成,发现镍纳米颗粒表面均匀地包裹一层氧化铝的前驱体.煅烧后的包裹粉体在氩气氛中进行 热压烧结.结果表明,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粉体相比,包裹粉体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达到致 密化.烧结后的材料其显微结构明显不同于球磨粉体烧成的材料,不论在氧化铝晶界或晶内, 镍颗粒与氧化铝之间都有孔隙,这是由于镍的热膨胀系数比氧化铝的热膨胀系数大引起的. Al2O3/Ni复合材料的断裂方式以沿晶断裂为主.  相似文献   
75.
由SiO2/3Y-TZP包裹复合粉体制备ZrSiO4/3Y-TZP细晶陶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湿化学法制备的SiO/3Y-TZP包裹复合粉体进行了热压烧结研究,并利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表征了烧结体的物相和显微结构.在低于1300℃,复合粉体发生瞬时粘性烧结,材料密度迅速提高;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SIO和ZrO发生反应生成ZrSiO.在1500℃热压条件下,制备了平均晶粒尺寸为350nm的ZrSiO/3Y-TZP细晶复相材料.我们认为,在烧结过程中形成的第二相ZrSiO,特别是SiO包裹层对抑制基体晶粒长大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6.
采用XRD和TEM等技术研究了ZrSiO4/α-Al2O3反应烧结过程中非晶态物质的形成及演化.结果表明,1400℃莫来石开始形成时体系中的液相是富Al2O3的,随着温度的升高,ZrSiO4分解速率加快及富Al2O3莫来石的形成,液相逐渐向富SiO2方向演化.液相的形成及其演化与莫来石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7.
采用ζ电位和沉降实验研究了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对Al2O3表面特性及其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共聚物的加入使其等电点向低pH方向移动,且可显著改善浆料的稳定性,共聚物最佳用量为2wt%.研究表明:沉积物表面形貌具有分形特征,且形貌分维值Df的大小与分散剂用量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8.
在室温条件下,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前驱体,使有机官能团-CH2CH2CH2NH2修饰了硅铝介孔分子筛MCM-41(Si/Al=35),制备了无机-有机复合材料MCM-(CH2)3NH2.并通过XRD,DTA-TGA,FTIR,N2吸附-脱附对复合材料MCM-(CH2)3NH2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9.
CaO稳定ZrO2耐火材料的相组成和热膨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aO稳定ZrO2耐火材料的相组成和热膨胀行为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三种具有不同相组成的CaO稳定ZrO2材料的热膨胀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ZrO2的稳定程度,可以优化材料的相组成和热膨胀行为,从而改善材料的抗热震性能,并有望使耐火材料的综合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0.
细晶粒BaTiO3陶瓷的微结构及介电性能测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在900℃下得到细晶粒尺寸的、均匀的、纯BaTi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