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43篇
机械仪表   7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李建军  陈体军 《广州化工》2010,38(6):191-192
化工工程中建设的一些储罐,经常采用拱顶罐形式。由于车间制作人员的简单放样,造成在施工现场才发现,罐顶最后合拢不起来,造成工期延长,成本提高。本文通过采用一种几何作图法,快速获得拱顶瓜瓣的放样图。  相似文献   
112.
研究了Cu元素的添加量对Zn-27Al二元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并通过XRD、EPMA、SEM等检测手段分析了随Cu元素含量的变化合金组织中的相变及组织转变过程。结果表明,随着Cu含量的增加,组织由弥散分布的富Cu的ε相逐渐转变为富集于α-Al枝晶晶臂上的CuZn4相;金相组织由粗大的等轴晶逐渐变为发达的树枝晶、长径比大的柱状树枝晶、二次枝晶发达主干相对短小的树枝晶。  相似文献   
113.
研究了压力和压头速度对触变挤压铸造AZ63H镁合金组织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升高,AZ63H镁合金的晶粒尺寸先降低后增大,抗拉强度也随之先升高后降低,在140MPa时达到峰值。随着压头速度增大,由于充型能力和补缩能力的提高,组织致密度得到改善,进而使力学性能提高,但当压头速度超过140mm/s时,气孔的数量和尺寸增大,力学性能降低。综合考虑组织致密度和力学性能,AZ63H镁合金最合适的触变挤压铸造工艺是在140 MPa的压力下,以140mm/s的压头速度进行成形。  相似文献   
114.
采用化学扩散渗的方法对半固态成形ZA91D镁合金表面进行渗铝处理,在不同的扩散时间和扩散温度下得到渗铝层,用OM,EPMA和XRD对渗铝层进行显微组织形貌、物相组成分析,并对扩渗试样进行Tafel曲线测试及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在430,440℃恒温热扩渗8,12和16h,扩渗层与基体之间都能形成连续且均匀细密的渗铝层,渗层主要由Mg17Al12,Al3Mg2和α-Mg等组成,且渗层的厚度是随扩散温度提高及扩散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热扩散渗铝处理可以明显提高镁合金的腐蚀电位,从而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能。经热扩散渗铝处理后,渗层的显微硬度(120~180HV)高于基体(60~80HV),从而提高镁合金的表面显微硬度。  相似文献   
115.
研究了MgCO3对AZ63镁合金晶粒细化工艺,结果表明:MgCO3对AZ63镁合金细化明显,随其加入量的增加,晶粒显著细化.当MgCO3加入量为1.2%时,晶粒最小为55μm;此外,晶粒随保温时间的延长粗化明显,但对浇注温度不敏感.  相似文献   
116.
用扫描电镜(SEM)背散射成像技术对Zr变质SiCP/ZA27复合材料在部分重熔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进行了研究,并与未变质复合材料及基体合金作了对比。结果表明:经0.2 wt% Zr变质的SiCP/ZA27复合材料在460℃加热过程中(0min~30min),其基体组织依次经历了晶臂的快速合并,晶粒的长大,晶界区域的熔化、组织分离,最后经球状化形成触变成形所需的粒径较为均匀、细小、圆整的半固态浆料,在随后的保温过程中(30 min~80 min)未发现明显的粗化现象;未变质复合材料则形成相互连接的不规则组织,即使经长时间的保温(80 min),也未全部球状化;基体合金组织的分离快于变质复合材料,但在保温中的晶粒粗化却较为严重。加热初期晶粒的快速粗化是由共晶组织向晶内的迅速扩散引起的。本文作者从相变角度分析了组织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17.
李炳  马颖  陈体军  郝远  朱战民  李元东 《铸造》2007,56(4):345-348
研究了模具温度、锭料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对触变成形AZ91D镁合金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具温度的升高,合金的磨损率逐渐升高;随着锭料加热温度的升高,合金的磨损率先降低后升高;随着锭料加热时间的增加,合金的磨损率逐渐升高。不同的触变成形工艺参数对AZ91D镁合金的摩擦系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8.
研究添加不同含量Zn对铸态Mg-2Dy(摩尔分数,%)合金显微组织、时效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含量为0.5%和1%(摩尔分数)时,铸态合金中分别析出片层状具有18R类型长周期有序(LPSO)结构的Mg12Zn Dy相和粗大的Mg3Zn3Dy2相;同时,Zn的添加细化了合金的晶粒;固溶处理后,LPSO相由18R类型转变成沿晶内分布的细条状的14H类型,新的(Mg,Zn)x Dy相形成,且Mg3Zn3Dy2相的体积分数减小;添加0.5%Zn有效地增强了合金的时效硬化行为,提高了合金的室温和200℃的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119.
采用自孕育法制备6061变形铝合金半固态浆料,研究保温参数对自孕育流变压铸过程中凝固组织的影响,并结合OM、SEM、EDS及EBSD进一步分析流变压铸过程中的凝固行为。结果表明,保温过程只影响初生α(Al)颗粒,而对6061合金薄壁件压铸过程中剩余液相的凝固组织影响不大。流变压铸过程中,型腔提供的较大冷却速率使剩余液相爆发形核,并经过稳定生长、失稳生长以及合并长大阶段最终形成二次凝固颗粒(α_2)。由于二次凝固过程中已经存在一次颗粒,剩余液相的溶质浓度较一次颗粒的高;因此,二次颗粒中Mg元素和Si元素的含量比一次颗粒中的高。  相似文献   
120.
采用一种新型的粉末触变锻造技术制备了2024铝合金,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固溶温度对粉末触变锻造2024铝合金和金属型铸造2024铝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粉末触变锻造2024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都逐渐增加,在490℃×3h时,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50MPa,270MPa和17.5%;金属型铸造2024铝合金最佳固溶工艺为490℃×12h,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320MPa,245MPa和15.2%;相比金属型铸造2024铝合金,粉末触变锻造2024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了9.4%,10.2%和1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