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3篇
无线电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为了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质量, 采用高能量铷玻璃脉冲激光烧蚀土壤样品, 由组合式多功能光栅光谱仪和CCD探测器等组成的光谱分析系统记录光谱信息, 研究了有或无CsCl样品添加剂时多个激光脉冲作用于土壤样品同一位置条件下, 每个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辐射强度的变化情况, 并通过Boltzmann图方法测量了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激光脉冲序数的增大, 等离子体辐射逐渐增强。计算可知, 对于含有15%CsCl的样品, 第6个激光脉冲等离子体中元素Fe、Mn、K和Ti的谱线强度比第2个激光脉冲的分别提高了3.59、2.46、2.82和1.62倍; 光谱信噪比分别提高了3.03、1.97、2.28和1.40倍; 而第6个激光脉冲等离子体的温度比第2个的升高了5 360 K。  相似文献   
13.
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树脂混凝土材料在VMCL600加工中心床身中的使用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树脂混凝土床身模型,并对其内部筋板厚度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和优化。最后探讨了一款铸铁与树脂混凝土混合材料床身的动态特性,结果显示,采用合适的混合材料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床身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以土壤样品为靶,提出利用小型碳室对高能量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进行空间限制来提高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质量.采用高能量脉冲激光烧蚀土壤样品,利用组合式多功能光栅光谱仪和CCD探测器等组成的光谱分析系统记录光谱信息,研究了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在有或无碳室约束条件下辐射强度的变化;通过光谱学测量方法求得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用以解释等离子体辐射增强的机理.实验结果显示,当利用小型碳室约束激光等离子体时,土壤样品元素Mn,K,Fe和Ti的光谱线强度比无碳室约束时分别提高了90.77%,101.71%,104.27%和60.77%;光谱信噪比分别提高了54.29%,55.30%,59.37%和38.80%;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分别提高了1684 K和1.8×1016 cm-3.得到的结果表明,利用空间约束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强度和信噪比,为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检测物质中低含量成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传递矩阵法对精密高速加工中心主轴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用Matlab工具开发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态计算分析软件,并以某款精密高速加工中心主轴为对象,分析了主轴结构参数对主轴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该款主轴动态设计软件运行可靠、操作简便,可应用于加工中心主轴的动态设计与快速开发。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一端固定安装和两端固定安装两种方式分别建立力学模型,针对数控机床半闭环机构系统地阐述了机床进给系统死区误差来源,定义了死区误差,分析了进给系统的拉压刚度和扭转刚度对死区误差影响,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死区误差的来源,提出了减小死区误差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特性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滚动轴承的分析理论,在100000r/min的转速范围内,对角接触球轴承的接触应力、接触角、旋滚比及刚度的变化特性进行了全面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性能参数均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变化特征;随转速升高,轴承径向刚度及轴向刚度值也是先下降后上升,且变化范围较大;陶瓷球混合轴承几乎在所有的性能参数对比上均明显优于传统的钢球轴承,与传统钢球轴承相比,其接触应力明显降低、接触角变化较小、轴向与径向刚度变化程度相对较低、动态特性相对稳定,从而具有传统钢球轴承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滚动轴承的分析理论,在100 000r/min的转速范围内,对角接触球轴承的接触应力、接触角、旋滚比及刚度的变化特性进行了全面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性能参数均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变化特征;随着转速的升高,轴承径向刚度及轴向刚度值也是先下降而后上升,且变化范围较大;陶瓷球轴承几乎所有的性能参数均明显优于传统的钢球轴承,与传统钢球轴承相比,其接触应力明显降低、接触角变化较小、轴向与径向刚度变化程度相对较低、动态特性相对稳定,从而具有传统钢球轴承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一端固定安装和两端固定安装两种方式分别建立力学模型,针对数控机床半闭环机构系统地阐述了机床进给系统死区误差来源,定义了死区误差,分析了进给系统的拉压刚度和扭转刚度对死区误差影响,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死区误差的来源,提出了减小死区误差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