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0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46篇
电工技术   184篇
综合类   169篇
化学工业   328篇
金属工艺   199篇
机械仪表   146篇
建筑科学   164篇
矿业工程   67篇
能源动力   24篇
轻工业   294篇
水利工程   80篇
石油天然气   75篇
武器工业   13篇
无线电   2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3篇
冶金工业   120篇
原子能技术   68篇
自动化技术   19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江坪河溢洪道钢模台车为例,在用ANSYS软件对顶模架初始设计方案进行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利用ANSYS拓扑优化理论对顶模架进行了结构拓扑优化设计,并对拓扑优化后的结构设计方案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拓扑优化后的顶模架结构刚度、强度均有一定的提高,且未增加制造难度。  相似文献   
72.
基于GST的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用水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炳文  陈文 《人民黄河》2012,34(5):92-95
以甘肃省2000—2010年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相关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GST),对全省及地级行政区的产业结构与产业用水系统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①第一产业构成的下降对产业用水影响很小,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构成每增长1%,产业用水将分别减少0.801%和0.730%;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构成与其用水比例关系较为显著,第一产业构成比例每降低1%,其相应的用水比例仅下降0.127%,第二产业构成比例每增长1%,其相应的用水比例将下降0.468%;③第一产业产值与产业用水的综合关联度相对最高,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相对最小;④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积极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限制或适当压缩第一产业的发展规模,是甘肃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73.
采用野外原位小区模拟径流冲刷试验对北江流域上游的广东大宝山矿区不同年限堆积土重金属随径流泥沙迁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新弃土、老弃土侵蚀泥沙中cd、Pb、zn、cu重金属含量均高于自然土侵蚀泥沙,但新弃土、老弃土侵蚀泥沙重金属含量相差不大;b)新弃土、老弃土、自然土侵蚀泥沙Cd的平均流失率为32.55、12.18、0.09mg/(min·m^2),Pb的平均流失率为1648.98、432.10、8.07mg/(min.m^2),Zn的平均流失率为1854.35、460.14、4.92mg/(min.m^2),Cu的平均流失率为1742.63、429.47、8.69mg/(min·m^2),新弃土、老弃土重金属平均流失率要远远高于自然土;c)新弃土、老弃土侵蚀泥沙cd、Pb、zn、cu流失率随时间均呈下降趋势。在冲刷初期,新弃土、老弃土侵蚀泥沙重金属平均流失率较大,有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d)在冲刷的20分钟里,新弃土、老弃土、自然土侵蚀泥沙中的累积流失量分别为:Cd为651.00、243.62、1.79mg,Pb为32.98、8.64、0.16g,Zn为37.09、9.20、0.10g,Cu为34.85、8.59、0.17g,在相同时段内,新弃土、老弃土重金属流失总量要远远高于自然土。  相似文献   
74.
为改善V2O5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将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并具有水溶性的聚环氧乙烷(PEO)直接嵌入V2O5层间,制备了PEO/V2O5纳米复合薄膜。采用标准三电极法从0.5mol/L LiClO4的PC电解质溶液向PEO/V2O5纳米复合薄膜注入锂离子,测量了纳米复合薄膜在注入不同数量锂离子时的可见光透射光谱以及对应的颜色变化,并运用循环伏安法测试其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EO/V2O5纳米复合薄膜的循环伏安图出现了2对氧化还原峰,并且具有稳定的循环可逆性。随着应用电压的不同,薄膜呈现黄色、绿色和蓝色的多色可逆变化。PEO/V2O5纳米复合薄膜的电化学稳定性和机械性能都优于V2O5干凝胶薄膜,可以作为电致变色材料得到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成分分析表明PEO/V2O5纳米复合薄膜的电致变色效应与V、O的化合价和化学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5.
研究了xPMnS-(1-x)PZN四元系压电陶瓷的相变特征,分析了Ba^2+、Sr^2+取代对材料相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xPMnS-(1-x)PZN陶瓷具有弥散性相变特点,在相变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介电热滞。Ba^2+、Sr^2+取代使相变温度降低,相变弥散性增强。Ba^2+取代使介电热滞增加,Sr^2+取代使介电热滞减小,这是由于Ba^2+取代使非谐效应增强,利于顺电相的稳定,Sr^2+取代使原胞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利于铁电相的稳定。  相似文献   
76.
针对恒释热率热源接触熔化,提出了热量阈值的概念。分析计算了典型反应堆核废料自埋接触熔化过程中的热量阈值和达到阈值的时间以及相应的熔化深度,并与相关文献结果进行比较,指出了相关文献中的一些错误,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7.
经过近 10年的探索、研究与实践 ,在国内最先发现并确认了采用深冷法分离空气生产的氪气与氙气中存在着三种氟化物杂质。为净除这些有害杂质 ,研制出了一种专用净化材料和成套终端净化装置 ,这种装置可同时有效地将这三种利用其他方法难以净除的氟化物彻底清除干净。该净除方法经实际应用并与国外其他净除方法相比较 ,优点突出  相似文献   
78.
La0.6Sr0.4Co1-yFeyO3的混合导电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流四探针法和两端子电子阻塞电极交流阻抗谱研究了GNP法制备La0.6Sr0.4Co1-yFeyO3陶瓷的电子-离子混合导电性能.在室温-900℃范围内,La0.6Sr0.4CoO3的电子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单调降低,其它样品的电子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在600℃附近达到最大值.La0.6Sr0.4Co1-yFeyO3陶瓷的氧离子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相同温度下,随着Co/Fe比例的增加,La0.6Sr0.4Co1-yFeyO3陶瓷的电子电导率和氧离子电导率增加,电子导电活化能和离子导电活化能降低.氧离子迁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Co/Fe比例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79.
晶粒度检测是金相检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应用图像处理方法时体现为边缘检测,原有的边缘检测算法的各向同性的特点导致边缘提取的效果不理想,本文通过对图像边缘的分析,提出一种新的边缘检测算法,设计出一种各向异性,权重合理的边缘检测算子。与传统的边缘检测算法实验结果的比较显示了其优良的性能,在铝合金的晶界检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0.
UV自由基固化油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合成了环氧丙烯酸酯及聚氨酯丙烯酸酯作为UV固化油墨的预聚物,提出引发剂与颜料选择匹配的波长窗口概念,并完成4个主要颜色的油墨配方优化,其固化性能基本达到国外通用型性能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