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化学工业   14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59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用柠檬酸-水解淀粉对真丝绸进行防皱整理,研究淀粉用量、柠檬酸用量、次亚磷酸钠用量、三乙醇胺用量、焙烘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防皱整理工艺条件为:淀粉用量2%,柠檬酸用量7%、次亚磷酸钠用量6%、三乙醇胺用量2%、渗透剂JFC 2 mL/L,170℃焙烘908.真丝绸整理后的湿缓弹折皱回复角从204.00提高到277.7.,且断裂强力、白度和耐洗性能较好.采用先整理后染色或先染色后整理工艺,染色真丝绸的K/S值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2.
SDE活性染料对真丝绸染色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DE活性染料含有乙烯砜和一氯均三嗪两个活性基团,其可以用子真丝绸的染色。主要讨论了SDE活性染料对真丝绸的染色工艺,讨论了多种工艺因素对染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真丝绸染色最佳的工艺为:碳酸氢钠2-4g/L,元明粉40~60g/L,固色温度为80-90℃,固色时间45min。染色真丝绸具有良好的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53.
陈美云 《丝绸》2005,(10):31-33
讨论了马来酸酐和壳聚糖一起对真丝绸防皱整理的效果,分析了过硫酸铵用量、马来酸酐用最、壳聚糖用量等因素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优化了竹叶天然染料提取的条件及提取液对真丝绸染色的条件.讨论了NaOH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染色pH、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等对真丝绸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碱性条件可以提取到更多的竹叶天然染料,提取的优化工艺为:氢氧化钠0.30 mol/L,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60 min,料液比1:40.竹叶提取液对真丝绸直接染色的优化工艺为:染色pH=5,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为60 min.此外,碱性提取物染色真丝绸具有一定的牢度,媒染可适当提高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55.
从樟树叶中提取天然染料并用于真丝绸染色,讨论了氢氧化钠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等对樟树叶天然染料提取效果的影响,以及染色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硫酸钠用量等对真丝绸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条件更有利于樟树叶中天然染料提取,其优化工艺为:氢氧化钠0.3 mol/L,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80 min,料液比1:30;樟树叶提取液对真丝绸直接染色的优化工艺则为:染色pH值3.00 ~3.50,染色温度90℃,染色时间60 min,浴比50:1;染色真丝绸具有一定的牢度,媒染可适当提高染色真丝绸的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56.
真丝绸接枝及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2,5-双磺酸苯胺,三聚氯氰和间β-羟乙基砜硫酸酯苯胺合成了一种带有双活性基团及两个碘酸基的阴离子接枝剂,用它对真丝绸进行接枝处理,可以明显提高阳离子染料对真丝绸的上染率,牢度也得到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57.
采用多元羧酸为单体、双氧水为引发剂并添加次亚磷酸钠合成了含磷聚多元羧酸免烫整理剂,并对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分析了单体种类、次亚磷酸钠用量对整理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获得了含磷聚马来酸与丙烯酸整理剂PMAAA对棉织物的最佳整理工艺及PMAAA与柠檬酸CA复配物对棉织物的最佳整理工艺.  相似文献   
58.
羊毛双氧水-柠檬酸漂白工艺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柠檬酸作活性剂,探讨了羊毛在弱酸性条件下过氧化氢的漂白工艺,讨论了多种因素对羊毛漂白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用1,2,3,4-丁烷四羧酸(BTCA)、柠檬酸(CA)和壳聚糖(CS)一起对真丝绸进行抗皱整理,讨论了有关工艺因素对整理效果的影响,并测定了织物先整理后染色的上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抗皱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BTCA与CA的摩尔比为1∶1,混合多羧酸8%,壳聚糖0.04%,次亚磷酸钠6%,三乙醇胺3%,170℃焙烘1.5~2min。整理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洗性,整理对染色牢度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60.
缪勤华  陈美云  徐善如 《印染》2003,29(12):22-23
针对棉麻混纺织物弹性差、缩水率大等质量问题,进行大量烧毛、煮练、丝光前处理工艺试验,制定出合理的前处理工艺及工艺条件,使亚麻棉混纺织物缩水率控制在经4%、纬3.5%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