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49篇
综合类   36篇
化学工业   45篇
金属工艺   47篇
机械仪表   33篇
建筑科学   63篇
矿业工程   32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8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篇
冶金工业   15篇
原子能技术   13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铸渗法提高铸件耐磨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的铸渗工艺在低碳钢铸件表面形成了高铬铸铁复合层,并考察了渗层的组织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渗层的显微硬度平均值在700HV左右,从渗层到基体硬度平缓过渡;在三种不同成分的试样中,含铬量40%试样的冲击磨损性能最好,其耐磨性是ZG230—450试样的3.26倍。  相似文献   
12.
铸钢件表面铸渗钨铬复合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传统的铸渗技术在铸钢件表面形成钨铬表面复合层,并考察了其组织、硬度和复合层的冲击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当冲击功小于2J、渗剂中WC、铬铁含量分别为(质量分数)20%、40%时,复合层的冲击磨损性能最佳,是ZG230—450的12.5倍。  相似文献   
13.
电动汽车在需求侧能够发挥出优秀的灵活响应潜力。以往研究多侧重电动汽车的短时间尺度调度,但短时间尺度调度未从宏观时间尺度优化而易陷入短时局部最优。为此,提出了一种长时间尺度下计及里程焦虑心理效应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策略。首先,构建了长时间尺度电动汽车最优充放电调度策略框架;其次,考虑了电动汽车充放电操作的电池损耗成本以及电动汽车用户出行里程焦虑心理效应,以完善对电动汽车用户效益的量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电动汽车调度成本及里程焦虑心理效应的长时间尺度电动汽车日前-实时双层多目标调度模型;最后,基于滚动时域优化方法对实时优化问题进行处理,利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多目标问题进行求解。算例表明:所提策略可使电动汽车用户的里程焦虑心理效应在调度周期内长期维持低于0.25;维持较高水平(如0.75~0.9)的荷电状态可降低调度成本及里程焦虑,提升用户满意度,进而提升其接受调度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相似文献   
14.
超导能源管道终端由于其特殊的运行环境,终端用绝缘材料在承受高电场的同时,也承受着近百摄氏度的低温温度梯度。为此基于超导电缆终端常用绝缘材料——环氧玻璃纤维材料,研究了低温温度梯度下绝缘材料表面电荷积聚特性及其对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机制。首先测量了环氧玻璃纤维材料在不同温度以及不同温度梯度下的沿面闪络特性;随后利用仿真软件建立了绝缘材料气-固界面的电荷迁移模型,分析了不同温度以及不同温度梯度对材料表面电荷积聚特性和表面电场分布特性的影响;最后结合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提出了低温温度梯度对绝缘材料沿面闪络的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当温差ΔT=100K时,绝缘材料表面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与闪络强度分别为无温度梯度时的74.0%和75.9%。而仿真结果显示,低温温度梯度下绝缘材料表面电荷积聚现象明显,表面最高电场强度可达到不存在温度梯度时的10倍左右。因此,温度梯度下材料表面电荷积聚以及电场的畸变被认为是造成绝缘材料沿面绝缘强度下降的重要原因。该研究有助于理解低温温度梯度下材料表面电荷积聚特性及其对电场分布和闪络电压的影响机制,对低温下绝缘材料的绝缘特性研究以及绝缘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先进实验超导托卡马克(EAST)作为国际上具有类似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等离子体位型的全超导托卡马克之一,最近发展和建成了一套挤压成冰气动加速高频弹丸注入系统(PI-50),主要在EAST上用于等离子体边界局域模控制和芯部加料。PI-50弹丸注入器含有两个弹丸注入模块,并且配备了完善的供气系统。整个弹丸注入器的主要设计参数:发射弹丸频率为1~50 Hz可调,弹丸的尺寸为Φ1.5 mm×1.8 mm、Φ1.5 mm×1.5 mm和Φ1.5 mm×1.2 mm,弹丸发射速度为150~250 m/s。最近该系统已经完成了台面测试,获得了初步的测试结果。目前,PI-50系统的辅助真空抽气系统、低温系统、弹丸传输管道以及该系统本身已经全部安装到EAST实验现场。相关的联机调试将会在2017年EAST下半年的物理实验中进行。  相似文献   
16.
理论成功应用于常规换热器的基础上,将传递效率、耗散数及基于耗散的换热器热阻应用于相变储能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分析中。定义广义耗散率并由此推导出相变储能换热器蓄热、放热及总过程的传递效率及其瞬时值。确定耗散数及基于耗散的换热器热阻计算中换热量的取法。选取一种相变储能装置作为分析对象,通过理论分析绘制各主要部分温度变化趋势,进一步简化得到硅油、水的出口温度表达式,作为算例分析基础。结果表明, 传递效率的应用范围最广,可用于计算相变储能换热器蓄热、放热及总过程的(瞬时)不可逆热损失,且评价结果与传热性能相符,瞬时传递效率随蓄热时间的增加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随放热时间的增加先减小后不变再减小; 耗散数在蓄热过程和总过程中的评价结果与传递效率一致,瞬时耗散数随蓄热时间的增加先减小后不变再减小,然而在放热过程中的应用受限。基于耗散的换热器热阻的部分评价结果与实际不符,应用限制较大。蓄热过程及总过程中,当蓄热量、取热量与蓄、放热阶段时长同步变化时, 传递效率、耗散数与基于耗散的换热器热阻几乎无变化;当装置传热性能提高时, 传递效率增大, 耗散数减小,基于耗散的换热器热阻减小;放热过程中,设置参数的变化不影响装置传热性能, 传递效率基本无变化。  相似文献   
17.
铸渗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铸渗法改善零件表面性能为基础,评述分析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影响铸渗质量的几个主要因素,为铸渗工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1991病毒的特点,表现形式,破坏原理,传播机制和病毒命名方法,针对病毒特性,提出了软,硬盘上引导型病毒的手工方法,编制了专用之自动查毒消毒软件。  相似文献   
19.
含磷蠕墨铸铁干摩擦表面的温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自制的销/盘式干摩擦磨损试验机上,采用热电偶测量了不同工况条件下,不同成分及组织含磷蠕墨铸铁/钢摩擦副中蠕墨铸铁的温度场,系统地研究了含磷蠕墨铸的干摩擦表面温度的特性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共有10口探井钻遇了上奥陶统恰尔巴克组及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分属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恰尔巴克组/一间房组/鹰山组与却尔却克组/恰尔巴克组/一间房组/鹰山组2种不同的地层层序。恰尔巴克组为紫红、褐、灰色泥晶灰岩、泥灰岩及灰质泥岩,厚度17~25 m,属于斜坡相沉积,底部产Pygodus anserinus化石带。一间房组为灰色泥晶砂屑灰岩、颗粒灰岩及生屑灰岩,厚度80~120 m,属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相沉积,顶部产Pygodus serrus化石带。恰尔巴克组与一间房组分布在隆起边缘的低洼部位及隆起往坳陷的过渡区,在隆起的主体上分别为沉积缺失与剥蚀缺失。中央隆起区奥陶系分为隆起区、过渡区(A、B)与坳陷区,过渡区的西边界至少西推了100 km,中晚奥陶世区内为开阔台地—台缘—斜坡相沉积,不发育"萨尔干组"型的烃源岩,过渡区具备2套良好的储盖组合,为有利的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