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7篇
矿业工程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利用调节基底表面碳流量的方法促进了热丝CVD中硬质合金YG8上金刚石薄膜的成核,使成核期大为缩短,根据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对沉积结果的分析,研究了YG8上金刚石薄膜成核的机理。  相似文献   
22.
金刚石薄膜的抛光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目前正在研究和应用的金刚石薄膜抛光技术,并对它们的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23.
CVD金则石薄膜的成核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在预觉 无定形碳的硅镜面基底及表面研磨预处理的铜基底上,实现了金刚石膜的沉积,并由此讨论了金刚石的成核机理。研究表明,无定形碳是金刚石成核的前驱态;成核密度不仅与基底材料有关,更主要由基底的表面状态决定,基底表面状态的设计进改善成核密度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
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生长出优异的金刚石薄膜。研究了薄膜的分层生长过程,薄膜的层状结构及膜厚随沉积时间的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25.
本文应用光学金相、显微硬度、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俄歇谱仪和X光电子能谱仪等现代表面物理测试手段对精密轴承套圈工作表面层的成分、微观结构和显微硬度变化曲线进行了分析和测试。并根据分析测试结果描绘出实际存在于轴承套圈表面的表面软化变质层模型。对进一步应用离子注入强化精密轴承表面的工作做了试验研究。对GCr15轴承钢做了N~+重叠注入试验并获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6.
对比研究了Er++Cr+注入模式、As+注入模式和Er++As+注入模式对提高50Mn18Cr4电机护环钢SCCR性能的优缺点和机制.结果表明As+注入模式具有最高的单位剂量提高SCCR效益,但是tf的潜力有限(<3倍);Er++As+注入模式提高tf的潜力可达一个量级,单位剂量提高SCCR效益比Er++Cr+注入模式高16倍,但仅为As+注入模式的1/5.  相似文献   
27.
本文阐述GCr15轴承钢表面氮离子重叠注对钢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及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离子重叠注可提高轴承钢的性能而不影响轴承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附图4幅,表6个。  相似文献   
28.
金刚石薄膜涂层刀具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CVD金刚石薄膜涂层刀具的制造方法、性能特点、切削试验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综合分析及预测。  相似文献   
29.
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系统中,采用变压沉积金刚石薄膜,晶粒生长速率显著提高,而孪晶密度下降。  相似文献   
30.
油膜下局部腐蚀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丝束电极测试每一丝电极的电位、腐蚀电流大小,直观地探测油膜局部区域的电化学参数分布,研究油膜下的腐蚀情况。结果表明,各涂油丝束电极间存在电化学差异,油膜下存在腐蚀微电池,油膜下的腐蚀是分区进行的,阴极区受到保护,阳极区金属发生腐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