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0篇 |
免费 | 76篇 |
国内免费 | 5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6篇 |
综合类 | 118篇 |
化学工业 | 122篇 |
金属工艺 | 84篇 |
机械仪表 | 100篇 |
建筑科学 | 86篇 |
矿业工程 | 56篇 |
能源动力 | 23篇 |
轻工业 | 144篇 |
水利工程 | 45篇 |
石油天然气 | 50篇 |
武器工业 | 13篇 |
无线电 | 11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9篇 |
冶金工业 | 48篇 |
原子能技术 | 8篇 |
自动化技术 | 1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53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82篇 |
2013年 | 47篇 |
2012年 | 77篇 |
2011年 | 90篇 |
2010年 | 70篇 |
2009年 | 81篇 |
2008年 | 43篇 |
2007年 | 61篇 |
2006年 | 60篇 |
2005年 | 56篇 |
2004年 | 50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7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1.
为提高褐煤资源的附加值,探索了NaOH,KOH,LiOH,Na2CO3,NH3·H2O,Na2SO3,NaHCO3,Na4P2O7对萃取褐煤黄腐酸结构的影响。采用碱溶酸析法提取褐煤黄腐酸,以不同弱碱性溶剂为萃取剂再经硫酸酸析,通过容量法测定黄腐酸的纯度,并对提取的褐煤黄腐酸进行光谱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碱液提取褐煤黄腐酸的产率不同,但质量浓度相近,其中LiOH提取黄腐酸的产率(质量分数)最高(5.12%);不同碱液提取褐煤黄腐酸的官能团种类相同,但含量不同,Na2CO3提取的褐煤黄腐酸羰基结构最少,NaHCO3做萃取剂时提取的褐煤黄腐酸的芳香度较高、羟基结构较多;不同碱液提取褐煤黄腐酸的E4/E6值明显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差距较大,Na4P 相似文献
42.
43.
本文作者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特性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萃取工艺 ,超临界流体的选择 ,并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4.
本文对金属切削中不同切削速度情况下刀具前角对切削振动的影响做了大量的实验,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其结果表明:随着刀具前角的增加,切削加工振动的振幅逐渐减小:当刀具前角γ_0<0°时,其单向最大振幅发生在v=50~70m/min,当γ_0≥0°时,其单向最大振幅发生在v=160~180m/min。同时还对高速精加工时如何避开振幅最大区域,确保加工质量问题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5.
为解决大情字井油田水驱控制程度低,注水压力高,开采效果差以及长岭气田天然气的脱碳埋存难问题,决定大情字井油田开展小井距CO_2混相驱替试验。为研究CO_2驱油机理,提高注气开发效果,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并结合矿场试验,对开发层系划分、井网部署、注入方式、注气速度、气水段塞比以及油井流压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优化方案如下:确定青一段7、11、12和14小层为注气试验层;采用五点法井网,注采井距为225 m,采用气水交替的方式注入,年注气速度为0.07 HCPV,气水比为1:1,油井流压为12 MPa。经矿场实施结果表明,小井距注CO_2驱替,增油效果明显,并且试验周期短,能有效解决地层压力亏空、水驱见效慢以及砂体控制程度低等问题,并且选择物性相近,具有良好隔层的油层注气,采用气水交替的注入方式可有效抑制小井距易气窜问题,更大程度提高油田采收率。 相似文献
46.
红山嘴油田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其中以红18井区克下组油藏为代表,其断层发育多且复杂,大断块由主断层控制,局部区域还有许多次级小断层遮挡影响。克下组生产层位多达14个,且层间非均质性严重,油水井注采对应关系极其复杂,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出现易水淹水窜,平、剖面动用矛盾突出等诸多问题。通过油藏精细描述成果,认清了断裂的发育情况,落实了储层孔道分布发育情况,搞清了油水井注采对应关系,为后期的逐级深部调驱试验提供了充分的地质基础。为了缓解近年来该区产量逐年下降,含水逐年升高等被动局势,提出了逐级深部整体调驱这一重大开发试验,该试验成功克服了注入水矿化度高等不利因素,从配方的筛选到段塞的设计再到调驱方式的选定都与以往调驱措施有着很大的区别。最终取得了显著效果,12个调驱井组的日产油由85t上升到130t,含水由75%降至67%,为红山嘴油田其他区块的调驱措施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7.
Cl-浓度对CrCoMo不锈钢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极化研究了CrCoMo不锈钢在去离子水和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探讨了Cl-浓度对其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溶液中,CrCoMo不锈钢的耐蚀性能变差,且随着Cl-浓度增加,耐蚀性能降低;腐蚀形貌呈现孔蚀特征。第二相沿晶界析出及夹杂物的存在,使CrCoMo不锈钢表面难以形成完整钝化膜。
相似文献
48.
49.
基于前期牺牲阳极材料研究成果,对极地低温环境专用Al-Zn-In-Mg-Ti-Ga-Mn牺牲阳极开展模拟服役环境下的电化学性能测试,通过完整周期的“雪龙号”极地航行试验考察极端环境因素对牺牲阳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高倍率扫描电镜等手段观测材料腐蚀产物特征和表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在极端环境因素影响下,阳极材料的活化和溶解行为发生变化,海水环境中较高的溶解氧含量和盐度削弱了低温条件对离子运动的影响,阳极材料自腐蚀程度下降,阴极去极化反应得到遏制,阳极表面活化溶解速率和活性金属沉积速率得到提升,表面钝化膜的更新动态平衡得到有效维持,牺牲阳极在极地海洋环境中表现出良好的阴极保护性能。 相似文献
50.
通过自主研制的高效串型深海环境试验装置在西太平洋深海自然环境下开展了5A06铝合金的腐蚀行为实验,分析了5A06铝合金在500,800,1200和2000 m深海环境下暴露1 a的腐蚀形貌、腐蚀规律和电化学行为。实海结果显示,5A06铝合金的腐蚀形式以点蚀为主,平均腐蚀速率随海水深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最大值出现在水深500 m处,为17μm/a,是浅表海水环境下的3.1倍;而在800~2000 m水深范围,5A06铝合金腐蚀状况大大减弱,腐蚀速率在0.9~1.4μm/a水平,800 m时仅为浅表海水的0.21倍,2000 m时则为0.14倍。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试样自腐蚀电位随海水深度增加而正移,2000 m深度下达到-0.640 V (vs. Ag/AgCl);电荷转移阻抗随着试验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2000 m深度下达到了最大值,为1.91×108Ω·cm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