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7篇
建筑科学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为了得到与实验一致性较好的蜂窝铝有限元模型,利用Hypermesh和Pamcrash软件联合仿真,以软件材料库中105号壳单元为基础,建立了蜂窝铝模型,模拟蜂窝铝异面匀速压缩过程;通对比触发力、平台力、吸能量和压实应变,验证仿真模型。对比结果表明,仿真模型与实验试件的主要变形模式相同,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吻合。在考察蜂窝铝异面压缩吸能能力的情况下,所建立的蜂窝铝有限元模型能够代替实验试件,进行研究与设计。  相似文献   
32.
塔式起重机结构庞大,工作环境恶劣,承受外载荷复杂。为保证其工作安全性的同时尽可能地减轻自重,提高经济效益,采用有限元法利用OptiStruct尺寸优化理论,以塔式起重机的梁截面参数和箱体位置壳单元的厚度为设计变量,强度和刚度为约束条件,质量最小为设计目标对其进行静力学计算及优化设计,优化后的塔式起重机模型总质量减小了11.49%,且经验证计算后其静强度依然满足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33.
针对动车组受电弓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拆装培训等方面学习需求,基于Unity3D游戏开发引擎开发出一套面向技术人员的虚拟拆装培训系统。该系统结合三维模型的创建以及Unity3D中虚拟场景的搭建,最终通过C#脚本语言的编写实现其多样化的交互功能。实践证明,相比于传统的单一的培训方式,该系统具有良好的三维展示和交互功能,对于受训人员的学习和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4.
论述了虚拟样机的概念并给出了汽车轻量化虚拟样机系统的单元模块组成及功能框架,以汽车音响音量调谐及四位选择系统性能仿真及光照模拟为例,介绍了在虚拟样机系统支持下实现开发汽车音响时如何去实现一体化建模、分析和评价等。应用CATIA软件建立导光板及其部件的三维模型,应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强度分析,在虚拟样机平台的数据库中调用材料的物理属性,经计算可知导光板及其部件满足强度要求;应用SPEOSCAAV5软件对音量调谐及四位选择系统进行光照模拟,结果表明光照设计方案满足了光照灰度及均匀度的要求。实践表明,虚拟样机能够对汽车产品开发过程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5.
针对某型号列车铝合金侧墙的焊接变形问题,基于固有应变法,建立了该车侧墙模型,并借助有限元软件对其焊接变形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焊接顺序及焊接线能量对列车侧墙各个方向变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焊接顺序及焊接线能量下焊接变形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采用内外混合的焊接顺序和较小的焊接线能量能有效减小焊接变形。  相似文献   
36.
为了快速完成铁路货车转向架构架的虚拟疲劳试验,提出了一种采用LMS平台基于UIC510-3标准的疲劳试验仿真方法.首先对转向架构架进行有限元建模,依据UIC标准确定边界条件;其次通过模拟在超常载荷工况下的静态承载载荷,对其结构静强度进行评价;最后模拟车辆在主要运营工况下的动态循环载荷,运用LMS平台进行疲劳试验仿真及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该转向架构架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其疲劳性能满足设计要求.该方法对轨道交通装备的疲劳性能的预测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38.
一、摆式列车转向架结构简介 1.转向架的组成 一般转向架由轮对、轴箱装置、弹性悬挂装置、构架或侧架、基础制动装置、转向架支承车体的装置等几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建立的多工序多工步制造系统生产时间和生产成本的数学模型的优化分析,并考虑了相应的生产条件约束限制,从而提出了基于最大生产率多工序多工步有约束制造模型切削用量优化求解思想——主目标生产效率最大,次目标生产费用最小,并给出了有效的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40.
聂春戈  孙振轩  孙彦彬  马思群 《焊接学报》2017,38(11):16-20,76
传统的角焊缝尺寸设计往往只考虑焊缝的静力强度,文中则从疲劳性能的角度对十字接头角焊缝的尺寸设计问题进行研究. 首先计算了无熔深十字接头可能失效截面的结构应力,通过对不同焊脚尺寸时结构应力变化特点的分析,从理论上证明了焊脚尺寸越大,接头的疲劳性能越高;当焊脚尺寸s和板厚h之比小于0.75时为焊根失效,大于0.75时为焊趾失效;而实际工程中s/h在0.8和1.0之间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然后通过一系列疲劳试验验证了上述结论. 最后还分析了焊接熔深对十字接头疲劳性能和焊脚尺寸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