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1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光电液伺服带材边缘位置控制及其计算机仿真与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研制了一种光电液带材边缘位置控制装置,并且研制了检测带材边缘位置的光电传感器及伺服控制电路,设计制造了一个EPC实验台,笔者还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编写了仿真与优化程序,并利用该程序对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数字仿真和对系统的参数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2.
在对CANopen(Control Area Network Open)应用层协议通信机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上位杌为监控功能下位机为采集模块的船舶监控系统.以CANopen协议中的过程数据对象(PDO)完成船舱液位和压力的实时通信和监控,运用Labview软件编写了船舶监控系统的主界面,完成了发送和接收子程序的开发,模块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设计的监控系统在船舶监控自动化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以SCR尾气排放系统中的尿素泵(主要结构为一对相互啮合的摆线齿轮,材质为PEEK)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的思想方法,结合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了泵在运转过程中的内外转子的应力和应变状况。通过研究表明:转子受到两种负载,分别是作用在内转子上的输入轴产生的转矩和齿间各封闭腔中液体产生的液压力。同时发现:齿间压力分布并不是均匀的,应变大小和变形的趋势也是不同的。因此,产生了齿间的轴向间隙以及泵体和转子的径向间隙,导致泵的内部泄漏加剧,严重影响泵的工作压力、容积效率和寿命。阐述了一种如何确定泵的输入转矩范围的方法,转矩产生的应力σ2不能大于压应力σ2(为PEEK的极限压应力Re),即σz≤σc≤Re。同时,轴向间隙ha和径向间隙hr不能超过特定型号所规定的最大轴向间隙hamax和径向间隙hrmax,即ha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电液伺服转向阀阀芯的疲劳试验机振动台的控制模型,以Matlab/Toolbox为工具,对伺服转向阀的数学模型、传递函数、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利用PID控制器,为系统的优化设计、控制调节提供了实用的算法。  相似文献   
15.
16.
对引进自动旋木机气控系统的研究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引进自动旋木机动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证明该机在控制原理上实可行的。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木工厂粉尘严重,加这气源净化不理想,导致气-液缸活塞在运动中速度不稳定,并有低速爬行现象发生,结果机器无法正常工作。为此对该系统进行了改进,新设计了一个气-液转换器串联到原回路中,使原有的气-液缸变为液压缸,实践证明改进后系统运行效果良好,并为企业节约了资金,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7.
文中以锂离子电池卷绕机的隔膜张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隔膜张力控制系统的力学模型,认为该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的时变系统。针对卷绕速度的变化引起张力波动的问题,运用遗传算法对PID控制参数进行自动寻优,并在Matlab中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提高50%,且未出现超调。  相似文献   
18.
汽车转向器试验台数学模型设计和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汽车转向器的电液力加载系统建立传递函数数学模型,给出了时域和频域特性。根据试验台技术指标,设计PI控制器,使相位裕度增加,不但有利于系统稳定,还可减弱系统振荡程度,改善动态性能。又设计了前馈补偿器,通过软件补偿,去除干扰力,能够满足性能指标。实际被动加载实验表明,其精度满足技术要求,并且系统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气动程序控制系统,介绍几种常用的气动发信装置的应用与特点,并以相应的典型回路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0.
润滑脂自动计量全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润滑脂的特点,采取全自动控制系统,满足了包装时的防燃、防爆要求。由于润滑脂几乎没有流动性,因此采用加压强迫流动,为解决本课题的关键问题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系统设计合理,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