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9篇 |
综合类 | 11篇 |
化学工业 | 13篇 |
金属工艺 | 6篇 |
机械仪表 | 12篇 |
建筑科学 | 9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轻工业 | 11篇 |
水利工程 | 17篇 |
石油天然气 | 5篇 |
无线电 | 2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5篇 |
冶金工业 | 5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ARIMA预测模型的SAS程序实现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利用SAS程序实现ARIMA模型,探讨ARIMA预测模型在季节性时间序列资料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条件最小二乘方法估计模型参数.通过对数转换及差分方法使原始序列平稳,按照残差不相关原则、简洁原则确定模型结构,依据AIC和SBC准则确定模型阶数,最终建立起ARIMA预测模型.结果:对甲型肝炎月发病率资料建立了乘积ARIMA(O,1,1)(0,1,1)12模型.方差估计值为0.125003,AIC=46.71429,SBC=50.86936,时模型进行白噪声残差分析(p=0.7755),根据拟合优度统计量,表明(1-B)(1-B12)Zt=(1-0.84397B)(1-0.6649B12)αt是适合的.结论:用所建立的ARIMA模型对甲型肝炎月发病率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ARIMA是一种短期预测精度较高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 建立沙门菌、志贺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5种致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在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中推广应用.方法 将菌株及样品经培养基增菌后,用热裂解法提取DNA,使用荧光定量PCR反应试剂盒,时该检测方法进行特异性验证,并在2006-2007年间,同时应用实时荧光PCR和传统方法对890份各类实际工作监测标本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时荧光PCR方法对19株不同种类标准菌株符合率为100%;对用传统方法检测分离到的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符合率分别为:沙门菌96.61%,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92.30%,大肠埃希菌O157:H7、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100%;对890份监测标本检测结果表明,实时荧光PCR法对食品及临床标本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率略高于传统培养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实时荧光PCR法可在3~36 h内时目标样品作出结果判断.结论 实时荧光PCR方法成功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具有快速、特异和灵敏的特点,可作为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有效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5.
结合工作经验,就工程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招投标和施工阶段、竣工结算和后评价阶段如何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进行了阐述,通过一定方法的实施,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76.
77.
78.
随着高速公路隧道建设越来越多,隧道照明水平与照明节能之间的关系显得更加重要.调查已建成隧道的照明情况需要在现场进行实地测量,为避免过往汽车的前照灯对测量结果造成干扰,同时考虑到测量人员的安全状况,测量时需要对隧道进行暂时封闭,这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实现.采用已标定的数码相机可以实现方便快捷的测量和数据分析,估算出隧道的照明水平. 相似文献
79.
80.
试验用Φ360 mm 27CrMnMoV钢(/%:0.27C,0.25Si,0.92Mn,1.06Cr,0.75Mo,0.009P,0.003S,0.088V)铸坯经穿孔和Φ340连轧机组热轧成Φ244.48 mm×15.11 mm无缝管。试验研究了830~950℃水淬,880℃水淬+600~680℃30~120 min回火,以及880℃两次水淬+620~660℃回火工艺对该钢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一般要求V150管屈服和抗拉强度分别为1034~1241 MPa和≥1103 MPa,0℃横向冲击功≥80 J。结果表明,一次淬火+630~655℃60 min回火时Mo和V碳化物析出产生二次硬化,其屈服和抗拉强度分别为1 034~1 150 MPa和1 103~1 225 MPa,0℃横向冲击功为80~108 J。二次淬火+635~655℃60 min回火工艺,循环淬火使奥氏体晶粒细化,提高强度的同时显著改善韧性,其屈服和抗拉强度分别为1 034~1 170 MPa和1 103~1 240MPa,0℃横向冲击功为80~120 J,比一次淬火+回火工艺更容易实现V150高抗挤毁套管性能的稳定性控制。 相似文献